來源:中國網
5月26日凌晨00:30,隨著“四臺牽引主變壓器開始空載運行”的指令下達,由西成公司建設,中鐵武漢電氣化局西安分公司施工的新建西安至延安鐵路330kV富平牽引變電所一次送電成功,這標志著西延高鐵西銅段四電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后續接觸網送電及聯調聯試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作為西延高鐵西銅段首座送電開通的牽引變電所,被稱為電氣化鐵路的“心臟”?,其總裝機容量達63000kVA,將330千伏交流電源轉換為27.5千伏適配電壓,為時速350公里的動車組持續注入動力源,保障高鐵列車安全、高效、平穩運行。
為確保富平牽引變電所一次受電成功,項目部從人員組織分工、送電操作流程、設備調試試驗到安全應急預案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周密部署,與建設、運營、設計、監理單位等多方緊密溝通,嚴格對照技術標準,反復優化受電方案,對每一個受電環節、每一項操作流程都進行了細致的試驗檢查和模擬演練。從設備基礎制安、接地網敷設到設備安裝調試、送電,從設備基礎制安、接地網敷設到設備安裝調試、送電,施工質量全程嚴格把控,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最終順利完成主變壓器5次沖擊試驗,實現了富平牽引變電所成功送電。
在施工建設過程中,項目部面臨著復雜地質環境與多重施工界面交織的嚴峻挑戰。項目部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應用BIM技術搭建三維可視化模型,對施工全流程進行模擬推演,通過BIM技術的精細化分析,技術團隊成功預判并化解20余處潛在施工風險,科學優化設備安裝工序與場地空間布局,推動施工效率提升30%,同時安裝智能監測系統,對主變壓器、GIS高壓開關開關柜等核心設備實施毫米級定位校準,以“零誤差”標準完成精密裝配,為牽引變電所高質量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在施工組織方面,為了提升施工管理效能,項目部采用自建班組施工模式,構建全要素管理效能+標準化作業水平雙提升,打破傳統管理架構,實行技術、安全、質量崗位直管作業面的穿透式管理機制,決策指令能夠快速直達一線,使問題響應時間大幅縮短。項目部通過可視化技術交底、工藝標準卡片化、風險預控場景化等措施,分層分類開展專項培訓,有效提升了施工工藝與質量。
據悉,西安至延安高速鐵路是陜北革命老區的首條高鐵,是國家高速鐵路網包(銀)海高速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正在建設的西渝高鐵共同形成南北大通道,是陜西省“米”字形高鐵網主骨架的重要構成。線路全長299.8公里,建設標準為雙線高速鐵路,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線路建成投入運營后,西安至延安的運行時間將從目前的2個半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郝勇、李冰雅、寧澤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