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21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開庭審理一起特殊案件,美國12個州組成聯盟,共同起訴特朗普政府,指控其關稅政策違法。這一事件迅速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美對華關稅政策走向再次成為焦點。
今年4月2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此政策一出,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湖面,在國內外激起千層浪。國際社會紛紛譴責,美國國內更是怨聲載道。4月16日,加利福尼亞州率先發難,州長加文·紐森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指責其濫用關稅政策“違法”。
特朗普(資料圖)
短短一周后,4月23日,紐約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等12個州緊跟其后,向紐約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特朗普政府停止非法征稅。列名訴訟的原告方陣容龐大,涵蓋了美國不同區域的多個州。這些州認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顛覆了憲法秩序,引發美國經濟混亂,實施的政策只是“一時興起”,并非基于合法權力的合理措施。
從經濟體量來看,參與訴訟的12個州在2024年的經濟產出加起來,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約30%。若加上此前起訴的加州,反對力量所代表的經濟產出占比更是高達美國GDP的40%左右。如此大體量的州聯合起來反對,無疑給特朗普政府帶來巨大壓力。
這場訴訟的核心焦點,在于特朗普是否有權在未獲國會批準的情況下加征關稅。雙方圍繞1977年的《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IEEPA)展開激烈交鋒。
特朗普(資料圖)
按照美國憲法規定,加征關稅的權力屬于國會,在非緊急狀態下,總統無權征收關稅。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后,美國面臨嚴重國際收支危機,尼克松成為首個繞過限制、引用1917年《對敵貿易法》條款加征關稅的總統。此后,1974年貿易法授權美國總統在150天內可加征臨時關稅應對國際收支危機。1977年通過的《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規定,總統若援引該法采取措施,必須先宣布緊急狀態,且相關威脅需全部或絕大部分來自國外,緊急狀態每年還需國會評估是否延續。
特朗普在宣布“對等關稅”以及2、3月份對中國加征“芬太尼關稅”前,均先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以此繞開國會加征關稅。然而,12個州的總檢察長在訴訟書中指出,美國憲法規定征收關稅權力歸國會,總統只有面臨“國外的異常和特殊威脅”時才能宣布緊急狀態并征稅。特朗普宣布的緊急狀態不合理,目前并無足夠證據證明關稅是出于“國家安全”需要,其行為引發美國經濟混亂,顛覆了正常憲法秩序。而且,特朗普政府通過行政命令、社交媒體發文等方式宣布關稅,這一做法也被認為“已經構成違法”。
特朗普政府的律師則辯稱,總統的緊急狀態不應受司法審查,這是“政治問題”,只有國會有權干預。律師強調,與中國等國的貿易逆差“掏空了美國的制造業基礎”,所以特朗普認定國家應進入緊急狀態,針對關稅的禁令將“極具破壞性”,因為美國政府正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談判。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為何會引發如此多州的強烈反對?這背后是復雜的利益糾葛。
從美國國內產業來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美國消費者和企業造成了沉重打擊。美國消費市場物價因關稅政策成倍上漲,普通民眾生活成本大幅增加,民不聊生。全美50個州爆發了1300多場抗議活動,參與人數超50萬,民眾用行動表達對關稅政策的不滿。
對于企業而言,尤其是依賴進口原材料或出口產品的企業,關稅政策打亂了正常供應鏈,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產品競爭力。以美國農業為例,特朗普的基本盤在美國農民,由于中國的反制措施,美國傳統農作物玉米、大豆面臨嚴重出口難局面。以明尼蘇達州為代表的農業州,聯合行業協會向聯邦政府游說,要求豁免特定商品關稅,可見農業州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滿已經達到頂點。
此外,美國國內不同政治勢力的博弈也在此次事件中凸顯。提起訴訟的12個州中,絕大部分是藍州,即民主黨的地盤,但其中也不乏搖擺州。這些州聯合起來反對特朗普政府,對即將到來的美國中期選舉產生重要影響。若特朗普政府繼續無視民意,在中期選舉中,共和黨可能面臨失去眾議院、甚至參議院也被民主黨奪回的局面,特朗普也將面臨成為“跛腳鴨”總統的風險。
目前,該案尚未作出定論,預計未來幾周內會有裁決結果。從過往經驗看,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就曾面臨類似訴訟,當時裁決結果對特朗普有利。而且,美國法律對“緊急狀態”的含義沒有明確界定,總統擁有較大自主裁量權,法院難以判定特朗普宣布的“緊急狀態”是否越權。所以,12個州的此次訴訟雖來勢洶洶,但要取得勝訴并非易事。
大豆(資料圖)
這一案件的走向,也對中美貿易談判產生重要影響。當下,中美貿易談判正處于關鍵階段。日內瓦會晤后,美國做出一定讓步,雙方實現互相關稅減免,中方還暫停部分非關稅措施,并約定在接下來90天內繼續磋商以達成貿易協議。然而,美方在談判中小動作不斷,剛剛打出“芯片牌”,還盯上中國制造的起重機和活性陽極材料。特朗普政府將對華關稅視為重要談判籌碼,其律師明確表示,加稅目的是制造壓力,當前對華關稅不能取消,起碼要等到中美談判結束之后。
但美國國內12個州的聯合“逼宮”,打亂了特朗普的部分節奏。這一事件表明,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在國內面臨巨大阻力,也反映出美國國內在對華貿易政策上的分歧。這可能使美國在中美貿易談判中的立場出現微妙變化,一方面特朗普政府想利用關稅施壓中國,另一方面又要應對國內的反對聲音。
中國在此次事件中始終保持堅定立場。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梁建軍表示,中美關稅戰說明,只有斗爭才能贏得尊重,中方“對美方從來不抱幻想”。中國在中美貿易談判中,不會被美方的壓力所左右,而是根據自身利益和國際規則,堅定捍衛國家利益,維護國際秩序。
美國12個州結盟起訴特朗普政府這一事件,揭示了美國國內在關稅政策上的深刻矛盾,也給中美貿易談判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未來,該案裁決結果以及美國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都將對美國對華關稅政策以及中美貿易關系走向產生深遠影響,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