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游泳冠軍賽上的覃海洋。(05:25)
在體育圈里,流傳著一句廣為人知的話:能出成績的運動員,沒有一個不是“瘋子”。曾經的覃海洋,也是“瘋子”中的一員:教練勸他少練一點,隊友稱他是“卷王”,他仍不斷加碼把自己逼到極限。
內斂執拗的覃海洋只知突破極限,卻忽略了過猶不及。直到巴黎奧運會因準備不充分錯失單項金牌,他才意識到這種不留一絲余地的努力,帶來的是一種“錯誤的安全感”。
收拾行囊,重新出發,他明白了“山高萬仞,只登一步”也是一種修行。
比賽中的覃海洋。
松弛感
當澎湃新聞記者賽后見到覃海洋時,他正反復復盤一天前200蛙泳的比賽錄像。在此之前,他剛剛接受了一個專訪,中間間隔不超過10分鐘。
隨時隨地復盤比賽,是覃海洋一直以來的習慣。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他正在告別一個時刻緊繃的自己。
全國游泳冠軍賽上,覃海洋最常提起的兩個詞,一個是傷病,另一個叫松弛。
傷病,是他當下的身體狀態。
過去一年多時間,傷病導致的錯誤發力模式始終影響著他的競技狀態,“好的時候只有巔峰期的50%,差的時候只有正常狀態的10%。”
松弛,是他當下的心理狀態。
在覃海洋嘴里,“這是最開心的一次冠軍賽”。比賽期間恰逢他26歲的生日,生日當天,他滿臉笑意地與泳迷一起吹滅了生日蠟燭。被問到“比賽結束后會不會去觀眾席看比賽”時,覃海洋欣然回應:“會啊,之前每次比賽都沒有在看臺上感受過氛圍,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在泳迷看來,覃海洋的“松弛”來自蛙泳項目上的統治力。畢竟,覃海洋包攬了本次冠軍賽所有蛙泳項目金牌,且成績在國內外均是“獨一檔”的水準。相較于新加坡游泳世錦賽和11月的粵港澳全運會,全國游泳冠軍賽更像是一次練兵。
但在覃海洋看來,這種“松弛感”的來源并非成績,而是過往的經驗教訓。
曾經的覃海洋是不折不扣的“卷王”。日常訓練中,覃海洋常常是隊內最后離開的隊員,訓練要求100%,他往往要做到110%,同組隊員張雨霏就曾這樣描述覃海洋:“我是卷他,他是自己在卷自己。”
這種“自己卷自己”的緊繃感,讓覃海洋迅速成長,也讓他落下了一身傷病。今年3月,覃海洋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一份傷病報告,診斷結果上寫滿腰、膝、髕骨等多個部位大大小小的傷病。
如今再去復盤自己曾經的想法,覃海洋覺得那時的思維只停留在了簡單的層面,并未考慮到自己身體的承受度:“現在覺得自己并不是機器人,不能像機器人一樣一直高強度運轉、沒有休息的時候。這是我最大的教訓。”
巴黎奧運會,覃海洋與隊友收獲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
錯誤的安全感
對于一個長時間緊繃,尤其偏內向的人來說,想要收獲松弛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早在東京奧運會,覃海洋就曾因太過緊張導致200米蛙泳比賽犯規被淘汰。東京奧運會結束后,覃海洋轉到游泳名帥崔登榮麾下,崔登榮教練也曾建議覃海洋,“不要把自己逼得那么緊。”
但直到巴黎奧運會結束,覃海洋才真正悟透了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這個問題我很早就意識到,但想做到是很難的,因為確實跟性格有很大關系。”
整個2023年,覃海洋的成績堪稱輝煌,但想在巴黎奧運會更進一步,他依然選擇去榨干自己的每一份潛能,“因為覺得自己還可以再進一步,就去進行更加緊張的一些訓練。”
按照覃海洋的描述,備戰巴黎奧運會的那段日子,無論有多累、無論身體狀態如何,他都會堅持完成原本計劃好的訓練。
這種“多吃一點強度就能多快一點”的心態成為了覃海洋的安全感,但肘關節和膝關節的負擔,讓他迎來了身體的反噬,水下的感覺更是天翻地覆,“整個節奏都變了,無論是發力點還是手腿配合都不一樣。在這種狀態下,本身的一些東西已經完全丟掉了。”
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中國游泳隊打破美國壟斷。
巴黎奧運會,游完100米蛙泳預賽第一槍,覃海洋就感覺這次比賽“懸了”,于是在“手抖、腿抖、渾身發軟”的狀態下,個人單項顆粒無收。直到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他才找回了一些節奏。
這種越努力越失去的感受,一度讓覃海洋欲哭無淚,但他能做的唯有戰斗,“比賽前一天晚上,我在泳池里游到夜里1點多,就是想找回以前的感覺。畢竟自己水平這么高,多想想辦法總能找到一些感覺。”
回顧整個巴黎奧運周期,覃海洋承認,自己埋頭苦游獲得的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安全感”。
“如果重新回到奧運會的時間節點,你想做什么?”
當澎湃新聞記者把這個假設拋給覃海洋時,他立刻接起了話,“回到奧運會那個時間點沒什么用,要回到冬訓備戰才行。如果當初選擇另外一種方式,稍微放松一點,可能就不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
覃海洋接納自己。
用變化適應變化
洛杉磯奧運周期,游泳項目新增男、女50米蛙泳、蝶泳、仰泳六個小項,短距離項目全面擴容。在競爭環境變化的同時,覃海洋也在變化。
去年奧運會結束后,覃海洋并沒有急著投入系統訓練,而是以一種“練一練停一停”的方式保持狀態。
今年1月開始冬訓后,覃海洋也以一種較之過往更為“松弛”的方式投入訓練,“如果今天身體狀態特別差的話,我會選擇休息。但這種休息并不是為了‘摸魚’,而是為了更好地出發,我休息好了之后,接下來的東西能完成得更好。”
與此同時,覃海洋目前的主管教練邁克爾·波爾的訓練理念,也與覃海洋所需要的“松弛感”不謀而合。
覃海洋用“放松”去形容波爾的訓練方式:“不管今天訓練完成的好壞,他都建議我們先放一放,去調節一下。好好休息,好好放松。”
在覃海洋看來,年齡和傷病的雙重影響下,未來的訓練方式會從“激進”轉變為“保護”,在保護好身體的基礎上再一點點提升能力。
比賽中的覃海洋。
以前,覃海洋看到游泳館會感覺“壓力很大,很抵觸”;現在,他覺得去游泳館變成了一件“挺開心的事情”。即使是面對比賽,覃海洋也變得“更加享受比賽本身了”。
目前,傷病導致的錯誤的發力模式依舊影響著覃海洋的狀態,全國冠軍賽的成績也只是達到預期的及格線。
展望即將到來的新加坡游泳世錦賽,覃海洋表示:“這次世錦賽的狀態和巴黎奧運會比較像,但最大的不同點是心態。去年的感覺是,狀態不行整個人都不行,但現在覺得想那么多沒什么用,萬一能贏呢?”
相比于曾經太執著于一個好的結果,如今的覃海洋則是更加注重過程。
當采訪接近尾聲,一向不愿多言的覃海洋突然主動提起運動員的境遇,他用“山高萬仞,只登一步”來形容自己目前的狀態,“想要登到山頂,哪一步是最難的?其實眼下的這一步就是最難的,所以才要走好每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