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道》
基本照著書拍,臺詞缺乏口語化潤色,看鉛字還行,而即使是王志文的水平都難以十分圓融,遑論大部分配角,以至每個人說話都太文縐縐,像當年的譯制片。稍了解一點音響的會知道劇中的玩法實際上是不行的,只是拍給外行看熱鬧。丁元英這樣的人也邁不過小丹的坎,干凈的靈魂戀愛是境界。
2、《大時代》
編劇有非常厲害的人物塑造功力和很好的劇情設置,將丁蟹的被母親否定,母愛缺乏形成的過于自戀,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塑造很立體。有些情節(jié)過于戲劇化,一方面因為演繹處理,一方面因為丁蟹這種“什么都是別人錯”的性格現(xiàn)實中很快就沉沒很難有這種跌宕。
3、《我的團長我的團》
一部有深度的電視劇,一部真實的電視劇很多人拿它和《士兵突擊》《亮劍》對比,一個是同一導演,一個同是抗日題材,本片自然是沒有這兩部的大眾化,但思想深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真心抗日打鬼子的都是好漢,不該在和平年代被遺忘。寫盡小人物、普通人的堅韌和心酸。
4、《創(chuàng)世紀》
從白手起家到商界梟雄的蛻變令人震撼,劇情宏大,商戰(zhàn)博弈驚心動魄,家族恩怨與兄弟情仇交織。演員陣容強大,角色塑造鮮明。雖然集數(shù)多,劇情還挺緊湊,第一集就交代了岑穎欣認識了三男主、媽媽生病、葉榮添欠債騙錢,第二集就是葉榮添和叔叔葉孝禮的血仇。
5、《走向共和》
從編劇、臺詞到表演,都極具匠心的電視劇,每個角色都好鮮活,人物好飽滿,對許多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曙色難免微涼,但前行必有曙光。正如詞條內(nèi)容簡介的最后一句所說,“前路雖然艱辛,但我們也正一步步向前邁進。
6、《大明王朝1566》
整部劇的基調(diào)是很沉重的,劇里的每個人站在自己的立場都很努力的,但是事情的走向總是不按計劃走。利益的拉扯沒有贏家。陳寶國演嘉靖的剛愎自用演得太深,也幾乎奪去了兒孫輩甚至海瑞的光芒。編劇劉老師大概太想將嘉靖塑造得豐滿,讓他代替自己說了諸多歷史演繹之理,以至于像開了開眼。
幾乎零差評的6部國產(chǎn)封神劇,最后兩部至今難以超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