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是個神奇的地方,有人唱著歌跳著舞,有人演著戲拍著電影,可你知道嗎?
有些明星不滿足于只在鏡頭前發(fā)光發(fā)熱,他們還跨界走上了大學講臺,搖身一變成了“老師”。
有人被贊真才實學,有人卻被吐槽“何德何能”。
看看都有誰?
說起張國立,大家腦海里可能立刻浮現(xiàn)《康熙微服私訪記》里那個機智又有點滑稽的康熙皇帝。
他是娛樂圈的老戲骨,演技扎實,主持功底也不賴,從《鐵齒銅牙紀曉嵐》到《金婚》《我的后半生》,他的作品幾乎伴隨著幾代人成長。
可就是這么一位“國民級”演員,卻在2000年被聘為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院長,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議。
張國立的演藝生涯毋庸置疑。早年在鐵路文工團摸爬滾打,后來憑借扎實的演技和幽默的主持風格在圈內(nèi)站穩(wěn)腳跟。
他不僅是演員,還當過制片人、導演,參演過《布衣天子》《半路父子》等作品,履歷堪稱豐富。
可當他成為大學院長時,網(wǎng)上卻炸開了鍋。
不少人質(zhì)疑:“一個演員,憑什么當院長?連自己兒子的事兒都沒處理好,還能教學生?”
這事兒得從頭說起,張國立的兒子張默早年因吸毒和打人事件頻頻登上熱搜,父子關(guān)系也成了公眾熱議的焦點。
網(wǎng)友們覺得,張國立連自家孩子都“管不好”,怎么有資格去領(lǐng)導一所學院?
更何況,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雖然不算頂尖,但也是培養(yǎng)影視人才的重要基地,院長的頭銜可不是隨便給的。
不過翻看張國立的經(jīng)歷,你會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完全的“外行”。
他早年就在影視圈摸爬滾打,積累了豐富的行業(yè)經(jīng)驗,還曾擔任過中國廣播藝術(shù)團副團長,管理能力不算紙上談兵。
而且他在接任院長后,確實為學院帶來了一些資源,比如邀請業(yè)內(nèi)大咖來授課,組織學生參與實際項目。
這些努力讓學院的教學更接地氣,也讓一些學生受益匪淺。
有人覺得,張國立的院長身份更像是“名人效應(yīng)”,是學校為了吸引關(guān)注而請來的“門面”。
畢竟,他沒有系統(tǒng)的學術(shù)背景,也沒有長期的教學經(jīng)驗。
這事兒至今沒有定論,但張國立依然活躍在娛樂圈和學院之間,用實際行動回應(yīng)質(zhì)疑。
相比張國立,周一圍的名字可能沒那么“家喻戶曉”。
他是個典型的“戲紅人不紅”型演員,憑借《繡春刀》里的丁修和《長安十二時辰》里的龍波,圈了不少劇迷的粉。
可你知道嗎?這位硬漢演員還當過北電的助教,站在自己當年的班主任身邊,教起了表演課。
周一圍的演員路走得并不順暢,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他,早期演了不少戲,但大多是配角,存在感不高。
直到《繡春刀》里的冷酷刀客形象,才讓他真正被觀眾記住。
后來,他在《演員的誕生》里展現(xiàn)的扎實演技,又為他加分不少。
可以說,周一圍是個靠實力說話的演員,但他的“星光”遠不如流量明星耀眼。
當他成為北電助教的消息傳出時,不少人覺得意外又合理。
畢竟,周一圍是科班出身,雖然不紅但表演功底過硬,回到母校當助教,算是“回饋母?!钡牡驼{(diào)之舉。
他沒張揚,也沒刻意宣傳,更多時候是在課堂上默默輔助老師,指導學生表演。
據(jù)一些北電的學生透露,周一圍上課時特別認真,喜歡用自己的拍戲經(jīng)歷舉例,教學生如何揣摩角色心理,頗受好評。
周一圍的選擇讓人看到了一種低調(diào)的堅持。
他沒有因為娛樂圈的光環(huán)而高高在上,而是選擇回到課堂,用另一種方式延續(xù)對表演的熱愛。
這種“接地氣”的轉(zhuǎn)型,或許正是他口碑還不錯的原因。
如果說周一圍是低調(diào),那張頌文簡直就是“寶藏老師”的代名詞。
提到他,很多人會想到《狂飆》里那個讓人又愛又恨的高啟強。
他的演技細膩到讓人雞皮疙瘩掉一地,可你知道嗎?
在爆紅之前,張頌文早就已經(jīng)是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老師了。
張頌文的演員路走得頗為坎坷。
從北電表演系畢業(yè)后,他并沒有立刻大紅大紫,而是跑了十幾年龍?zhí)?,拍過無數(shù)小角色,甚至一度窮到交不起房租。
但他從沒放棄對表演的熱愛,始終在琢磨角色、鉆研演技。
畢業(yè)后他選擇留校任教,成了一名表演指導老師,教學生如何在鏡頭前“活”起來。
在北電的課堂上,張頌文是個出了名的“細節(jié)控”。
他會花幾個小時跟學生分析一個角色的心理動機,甚至帶著學生去菜市場觀察生活,只為讓表演更真實。
據(jù)學生回憶,張頌文上課從不擺架子,總是笑瞇瞇地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還會親自示范如何用眼神傳遞情緒。
他的課常常爆滿,連其他系的學生都跑來旁聽。
網(wǎng)上對張頌文的評價幾乎是一邊倒的好評。網(wǎng)友們覺得,他當老師是“真材實料”,不僅因為他科班出身,還因為他用自己的坎坷經(jīng)歷證明了堅持的價值。
尤其在《狂飆》爆紅后,大家對他的敬佩更上一層樓,紛紛感嘆:“這才是演員該有的樣子!”
張頌文自己也說過,當老師讓他更懂得表演的意義,因為教學生的過程,也是在不斷反思自己。
王志文的名字,簡直就是“演技派”的代名詞。
從《過把癮》到《黑冰》,他塑造的角色總能讓人過目不忘。
他的表演風格內(nèi)斂卻爆發(fā)力十足,堪稱教科書級別。
鮮為人知的是,這位老戲骨還曾在中央戲劇學院研究所當過多年老師,教出了一批批表演系的學生。
王志文的演員生涯起步于中戲。
1988年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中戲研究所任教,一邊教書一邊拍戲。
那時候的他還年輕,但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對表演的深刻理解。
他在課堂上不愛講大道理,更喜歡通過實際案例讓學生自己感悟。
據(jù)說他曾讓學生反復排練一個簡單的吃飯場景,只為讓他們體會“生活化表演”的精髓。
王志文的教學風格和他的表演風格很像:不張揚,卻直擊人心。
他在任教期間,幾乎沒怎么宣傳自己的“老師”身份,更多時候是默默耕耘。
后來,隨著《黑冰》《天道》等作品的熱播,他的演員身份徹底蓋過了老師身份,但中戲的學生至今提起他,依然滿是敬意。
網(wǎng)上對王志文當老師的評價幾乎全是正面。
網(wǎng)友們覺得,他有資格教書,不僅因為他是中戲科班出身,還因為他的演技和人品在圈內(nèi)有口皆碑。
有人甚至說:“王志文教表演,簡直是學生的福氣!”
不過,隨著他逐漸淡出教學,專注于演藝事業(yè),他的老師身份也漸漸被遺忘。
最后說說張杰,他的《天下》《逆戰(zhàn)》幾乎是KTV必點金曲,粉絲遍布全國。
作為選秀出身的歌手,張杰的音樂之路從《快樂男聲》開始,一路高歌猛進,成了華語樂壇的中堅力量。
可在2019年,他突然被聘為上海大學特聘聲樂教師,這事兒卻讓不少網(wǎng)友炸了鍋。
張杰的音樂成就毋庸置疑,從選秀歌手到開巡回演唱會,他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唱功和舞臺魅力。
但當他成為大學老師時,質(zhì)疑聲鋪天蓋地。
很多人覺得:“張杰學歷不高,憑什么去大學教課?”
的確,張杰只有大專學歷,相比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大學教師,他的學術(shù)背景顯得有些“單薄”。
但翻看上海大學的聘任背景,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事兒沒那么簡單。
張杰被聘為特聘教師,主要負責聲樂實踐課程,教學生如何在舞臺上展現(xiàn)聲音魅力。
這種課程更看重實踐經(jīng)驗,而張杰的演唱會經(jīng)驗和對聲音的掌控,顯然是教科書級別的。
他在課堂上會分享如何調(diào)整氣息、如何在高強度演出中保護嗓子,這些“干貨”對學生來說實用性極強。
盡管如此,網(wǎng)上爭議依然沒停。
有人支持,認為張杰的經(jīng)驗完全夠格教課;有人反對,覺得大學老師就該有高學歷,否則就是“走后門”。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