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紅星新聞記者接到反映,蘇先生(化姓)的兒子目前在云南昆明呈貢區一所高中讀高一。上周二,蘇先生得到兒子班主任老師通知稱,因熄燈后在寢室說話,其兒子被要求“退宿”一周反省。同時被“退宿”的還有寢室其他住校學生。
最近一周,蘇先生不得已每天都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并看管孩子在家時候的學習起居。對于這樣的處罰,蘇先生認為并不合理,容易給沒有講話的孩子造成“連坐”處罰的可能。
5月27日,該學校教務處一位老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相關處罰條例此前家長和學生都已知情,也是學校為更好管理而制定,講話的學生都是自己承認,不存在“連坐”的情況。
“連坐”處罰?
高中生熄燈后宿舍講話,全寢室走讀一周
據了解,蘇先生兒子就讀于昆明呈貢區的一所高中,按照學校規定,學生可以選擇走讀或住校,住宿費用每學期只有幾十元。蘇先生因平時工作繁忙,為了讓兒子能夠更專心讀書,他選擇讓兒子住校,每周末回家一次。
5月20日,蘇先生接到班主任老師通知,說其兒子因為晚上熄燈后在宿舍里大聲講話,被要求走讀一周。根據班主任在家長群中發布的通知,“根據學校要求,給予這三個寢室集體走讀一周的處罰。”同時要求家長每天接送,以確保走讀期間學生的安全。
圖為校園(資料圖)
蘇先生說,上學期兒子曾經受過同樣的處罰,這次被罰“走讀一周”是第二次。自己事后曾經問過兒子,兒子表示自己其實在熄燈后并沒有說話,但是出于“同學之間的義氣”,也表示自己當時講了話。
對于這樣的處罰決定,蘇先生有不同觀點,覺得學校有“連坐”處罰的意思。“因為這幾個寢室都是集體處罰,有可能有的學生其實并沒有講話,但是因為別人講話也跟著被處罰了,這對實際上可能沒說話的學生并不公平。”
蘇先生表示,很多家長工作繁忙,走讀一周需要接送孩子,耽誤工作,也有一些學生家住得比較遠,這一周只能在學校旁邊找旅館臨時入住。而學生走讀后,在放學后的時段失去了學校統一管理,可能經常會玩手機等,也不利于學生學習。
“是不是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呢?比如讓違規的學生打掃衛生,或者寫檢討書。”蘇先生說。
學校回應:
只處罰個人,絕不會“連坐”沒犯錯學生
蘇先生表示,自己曾經和學校老師溝通過這樣的處罰方式是否合理,但有老師表示這樣的做法也是無奈之舉。“也請各位家長設身處地為老師考慮一下,晚上12點左右還在管宿舍,那第二天早晨7點左右上班,老師還有多少精力進行教育教學?”
對于學校的這類處罰,5月27日,紅星新聞記者詢問了該校教務處的一名老師,該老師解釋稱,該校一共有400多間宿舍,每個年級每天值班的老師只有兩三名。“如果是衛生打掃不干凈,屬于生活習慣問題,會做簡單的扣分處理。但如果在熄燈之后還大聲講話,會影響其他學生,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沒有一個好的休息環境,對于住校的其他沒講話的學生來說是會受影響的。所以在管理手段上會更嚴格一些。”
對于宿舍熄燈后講話,整個寢室被要求走讀一周是否存在“連坐”處罰的情況,這名老師予以否認,“從很多年前開始我們就給老師講過,誰犯錯誰擔責,一個人犯錯,其他人也跟著受處罰是不允許出現的,所以不會出現所謂的‘連坐’處罰。”
這名老師同時也表示,確實存在有些學生為了“同學間的義氣”,自己沒有講話也愿意一起受處罰的情況。“這在判定上學校確實也有難處,總不能在學生宿舍里安裝監控設備,學生的隱私也需要被尊重,最終的判定也是以學生的態度為主。”
這名教務處的老師還提到,對于家長反映的學生走讀后回家玩手機的情況,家長也需承擔起一定的管理責任。對于家中確實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各班主任也是會有考量的,學生或者家長也可以提出申請返回學校住宿。
學校的此類處罰是否合理,記者還聯系了該校轄區的昆明市呈貢區教體局,該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對于有家長反映的這一情況,該局會和學校進行溝通。不過該局工作人員也表示,學校的此項處理政策并非臨時制定,出臺已有幾年時間,學生和家長此前也是知情的,學校也是為了更好地管理才制定此類規范。
紅星新聞記者 付垚
編輯張尋 責編 魏孔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