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真是什么都想要!
申遺了端午祭、韓醫、榫卯工藝等還不夠,現在又盯上了大醬。
更加難以置信的,僅僅是換了一張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通過了申遺。
但這回,一向積極的專家們,卻有不同的看法……
世界是韓國的,這句話真沒說錯。
就在今年4月份韓國公司申請餃子專利之后,現在韓國又申遺了醬油和黃豆醬。
一時間在國內引起不小的轟動。
眾所周知,醬油黃豆醬是哪個國家的,這基本上是不需要爭論的事實。
三千年前的文獻中,就已經有了最早的醬料記載,兩千年前馬王堆漢墓中,更是發掘出了黃豆醬的實物。
而反觀韓國,歷史記載本來就真假參半,即便全是真的,最早的記載也是一千年前的。
其間千年的差距,早就讓中國的醬油傳遍了周圍的幾個國家,其中就有韓國。
然而,就是這種誰都無法置疑的事情,卻還是沒有保住我國的醬油。
就在前兩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了最新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就有韓國申請的“腌制醬料文化”。
而這所謂的“腌制醬料文化”其實就是醬油和黃豆醬。
按理說,像這類的申遺,怎么想都不應該成功,也不可能成功。
畢竟,中國美食全世界聞名,而醬油又是調料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這種事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怎么都應該知道。
在這種情況下,還通過了韓國的申遺,難不成真的就像網友們說的那樣,聯合國有鬼嗎?
其實不然,因為韓國申遺的時候,給醬油換了一個馬甲,加上了諸多特色包裝,巧妙的避開了源頭問題。
說起來申遺的是醬油,但人家卻不說是醬油。
正如榫卯工藝和大木匠一樣,明明2009年的時候,我國就已經申遺了榫卯工藝。
但是次年,韓國人就改名換姓用“大木匠與傳統的木結構建筑藝術”又申遺成功。
仔細翻看申遺文件,就會發現韓國這所謂的大木匠,其實就是另一種說法的榫卯。
正如現在韓國申遺的這個腌制醬料文化一樣,加了幾道毫無作用的工序,韓國人就敢說是自己的傳統文化。
盡管直到目前為止,我國的申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達到了42項,在數量上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比起我國千年歷史遺留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仍然可以說是冰山一角。
這就導致即便我國每年都貼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上限進行申遺,但是仍然難以避免被韓國人偷走一部分。
于是時至今日,我們依然會時不時的看見韓國申遺了一些相當熟悉的東西。
不過,雖然我們經常罵韓國人,但頂不住韓國人自信??!
油管五常之名可不是白來的,硬實力拼不過但人家嘴皮子硬啊。
沒辦法修改歷史,那就天天在世界上宣傳,說多了別人就信了,到時候再想改就沒那么容易了。
就像現在,我國已經盡力的在世界上宣傳我國的文化了,但是還有很多人以為那些是韓國的。
就算是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在某些國家,也成了韓國的節日。
雖然我們不想承認,但也沒法否認,在宣傳自身的文化上,我國確實遠遠比不上韓國。
在韓國,傳統文化都已經商業化,成了一門生意,即便是國家不出面,也會有韓國的財團出面,推動將這些申遺。
而反觀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文化就真的只是文化,不能折現,也沒什么人關注。
那既然不能賺錢,自然就不怎么受人關注。
即便是像“大木匠”這樣的,在剛被申遺的時候也沒什么人知道。
直到十幾年后,才被人從韓國申遺的列表里面,扒拉出來,才發現就是改名換姓的榫卯工藝。
像這樣的事情,簡直多到數都數不過來。
而且現在,韓國人甚至公開宣稱這些就是韓國的,明目張膽的不要臉。
真讓人難以理解,明明就是一個建立在美軍基地上的國家,連美國現在都不敢明著挑釁我國了,但是就韓國敢。
其實,說起來讓人難受,但現在卻是也無可奈何,畢竟在文化宣傳保護上,我國現在確實比不上韓國。
我們確實也應該吸取這些教訓,早點完成對我國文化的保護工作。
同時也要盡力推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修改規則,避免出現換皮的非遺,徹底的正本清源,將韓國送回到他們該在的位置。
參考信息源:
[1]官方媒體:揚眼 2025-05-27《科普一下,黃豆醬和醬油起源于中國》
[2]官方媒體:韓聯社 2024-12-04《韓國制醬文化被列入世界非遺名錄》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