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高立柱連梁基礎施工現場。湖南送變電工程公司供圖
5月26日,在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赤水鎮的陜北至關中第三通道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樁位施工現場,湖南省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人員正全神貫注地擰緊連梁側模的對拉螺栓。隨著扳手的每一次轉動,這個由無數鋼管構建的“鋼鐵脊梁”正逐步挺起“腰身”。
該工程是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加強陜西750千伏主網架結構的重要工程。工程建成投運后,將提升關中陜北電網供電保障能力,滿足“十四五”末陜北地區大規模新能源送出及關中陜南地區電力保供的需要。
跨河高立柱連梁基礎是該工程的關鍵施工環節,6基高聳的連梁基礎如同6座微型金字塔,具有“三大一高”特征,即直徑大,2.5米的連梁立柱可容三人環抱;跨度大,17.9米的連梁跨度接近中型客機翼展長度;方量大,單基混凝土外露量達511立方米,相當于注滿兩個標準游泳池,澆筑后連梁總重達870噸;外露高,高空作業平臺達8米,給施工帶來不小挑戰。如何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以及工程質量?經過反復研討,該公司采用地基強化、腳手架系統優化、復合模板體系三重技術措施,有效解決難題。
“我們每天都給基礎建立了‘體檢表’,全程監測連梁基礎質量狀況,確保質量優良?!痹摴こ藤|檢員表示。立柱及連梁澆筑時,該公司控制混凝土發貨運輸時間,同時采用分層振搗工藝,減少混凝土離析。澆筑過程中,使用GPS精準測量樁位高程,監測地基沉降;澆筑完畢后,在每日進行養護的同時監測混凝土溫度,并采取溫控措施,避免混凝土溫度過高而燒損;養護完成后,經回彈儀檢測強度值達到110%才可拆除模板。為保障施工人員高處作業安全,該公司為每名高空人員單獨配置速差自控器與安全繩,并在作業平臺搭設時采用獨立六步梯梁替代攀爬腳手架,同時設置1.2米防護欄桿,營造安全可靠的施工環境。
截至目前,該工程已完成3基高立柱連梁施工,預計6月20日前完成剩余3基施工任務。(李鐵山、羅輝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