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鄠邑區鐘樓 米浩/攝
2025年端午假期臨近,旅游市場即將迎來新一輪熱潮。攜程發布的端午假期出游趨勢預測報告顯示,民俗體驗游搜索熱度同比增長50%。當下,相比傳統的熱門景區“打卡”,越來越多游客更注重旅行過程中的體驗與感受,“小眾旅游”趨勢愈發明顯。在陜西,以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為特色的縣域小眾景點成為“新寵”,為渴望逃離人潮、追求寧靜的游客提供了新選擇。
據攜程平臺數據顯示,陜西小眾目的地和新興線路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80%,其中,19—34歲年輕群體占比超60%,成為這場“逃離人從眾”的主力軍。他們推崇“不趕路、不打卡”的旅行方式,帶動“反向旅游”“小城度假”等“小眾旅游”模式成為文旅市場新引擎。
“小眾旅游”興起:
年輕人開始拒絕“趕場式”打卡
沒有網紅景點的擁擠,沒有凌晨搶票的焦慮,25 歲的教師白女士的“五一”游選擇在一座小城悠閑地度過?!伴e逛的時候偶然在一間小店買了條連衣裙,回家后每次穿上它,都會想起那天的陽光和咖啡香?!彼倪@句話,恰好道出了當下年輕人偏愛“小眾旅游”的原因。
“旅行就是換個城市‘躺平’?!卑着啃χf。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避開人潮洶涌的熱門景區,轉向冷門小城或小眾目的地,他們更注重松弛感、性價比和個性化的體驗。對于白女士來說,旅行不再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疲憊循環,而是像當地人一樣散步、逛市集、喝咖啡的慢生活。這種需求直接影響了消費趨勢——今年“五一”期間,漢中石門棧道、安康瀛湖、商洛金絲峽等景區的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 20%、15%和13.82%,自駕游客占比均超過60%,定制游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0%。儻駱古道探秘、湖島休閑等深度體驗項目,正逐漸取代傳統景點,成為衡量旅行價值的新標尺。
數據顯示,年輕人的旅行決策越來越傾向于即興出行,尤其是自駕游。2025年,90后、00后自駕游增長最為明顯,20—34歲游客的增幅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其中25—40歲的年輕家庭占比超40%,人們更偏愛“自然生態+文化體驗”相結合的路線。
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能僅僅始于社交平臺上的一條短視頻,但這種“即興”并不影響深度探索。律師劉女士表示,今年“五一”假期,她放棄了網紅古鎮,選擇探訪當地的革命抗戰遺址?!吧虡I街區千篇一律,而有歷史故事的地方更值得停留?!彼l現,只有放慢腳步,才能真正感受一個地方的獨特魅力。這種“在舒適體驗上做加法,在打卡項目上做減法”的“小眾旅游”,通常具有未經雕琢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歷史,滿足游客對個性化體驗的追求。
這種強調舒適體驗的旅行方式,不僅在年輕人中掀起熱潮,也在55—60歲的“新銀發”群體中顯著增長,這類家庭游客的小眾目的地酒店預訂量增幅達43%,他們更傾向于與子女一起徒步、親近自然?!叭姨善健闭谌〈熬包c集郵”,成為假期出行的新趨勢。
回歸旅游本質:
小城如何用“特色IP”贏得口碑
當“小眾旅游”成為社交平臺的熱門話題,這種新興旅行方式已不僅是一種出行方式的改變,更折射出當代人旅游觀念的轉變。小紅書平臺上,“小眾旅游”話題下的討論持續升溫,相關筆記已突破239萬條。
專注于陜西“小眾旅游”的博主“西米鹿”對此深有感觸:“現在的游客更渴望真實的生活體驗,而非千篇一律的商業化景點?!痹谒溺R頭下,陜西每座城市都煥發著獨特的魅力,寶雞、涇陽、渭南、三原、岐山、潼關、富平、蒲城、勉縣、興平、洋縣、銅川、澄城、大荔、合陽、韓城等這些他走過的地方,每一處都藏著未被過度開發的原生態風情。他告訴記者:“發掘這些城市背后的故事,才是最令人沉醉的旅行體驗。”
“西米鹿”認為,“小眾旅游”代表著現代人對慢生活的向往,既能避開熱門景區的人山人海,又能省去復雜的行程規劃。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分享,讓更多人發現這些城市的獨特價值,同時也為年輕人返鄉創業提供新思路。
紫陽拾光纜車 博主Devil供圖
同樣熱衷“小眾旅游”的博主Devil,今年“五一”自駕前往素有“貢茶之鄉”“漢江畫廊”“民歌之鄉”等美譽的安康小城紫陽,在漢江乘游船的體驗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坐在船的二層,緩緩的夜風吹拂著你,兩岸的燈光倒映在江面上,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那一刻,真正讓我感受到了旅行的意義。”
除了乘船夜游漢江、登臨文筆山公園、在半畝茶田采茶品茗、品嘗地道的紫陽蒸盆子等特色體驗外,這座山城濃厚的人文氣息與無微不至的關懷更讓Devil倍感溫暖。她告訴記者,縣城不僅為自駕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免費停車場地,贈送給游客的手繪地圖攻略還詳細標注了各處街巷。此外,街頭巷尾的免費茶攤,讓游客隨時可以坐下來品茶,就像去老友家做客般自在愜意。
據悉,今年“五一”假期,紫陽縣接待游客28.8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56億元,兩項數據同比增幅均超過50%。這表明紫陽正從“途經站”逐步轉型為值得駐足的“旅游目的地”。
紫陽縣文化和旅游廣電局局長鄧濤告訴記者,近年來,紫陽縣將茶文化、民歌文化、非遺技藝等元素融入旅行體驗,推出了“開麥吧!茶鄉”茶文旅融合系列活動、“開吃吧!茶宴”系列美食體驗活動、“尋跡紫陽打卡有禮”活動,并為游客提供“五個免費”服務:免費喝茶、修腳、聽歌、停車及景區門票。“旅游口碑在于細節。”鄧濤表示,通過這些舉措,游客人數及收入較上年同期翻番,真正實現了活動效果、經濟效益、社會效應的共贏。
專家深度解讀:
“小眾旅游”有望重塑文旅格局
從“特種兵式打卡”到“躺平式度假”,從熱門景區扎堆到縣域小城探秘,陜西旅游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這場變革背后,是游客消費理念的升級,是縣域資源的覺醒,也是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于旅游市場而言,“小眾旅游”無疑是一股清新的活力之風,帶動了眾多“寶藏”小城的旅游熱潮。陜西省社科院文旅研究中心主任張燕分析認為,“小眾旅游”的興起是當前旅游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她指出,這一現象主要受到兩大因素驅動:一方面,以35歲以下年輕人為主的消費群體,這些在快節奏生活中承壓的年輕人,渴望逃離城市喧囂、釋放壓力,追求“松弛感”的旅行體驗。因此,原生態旅游目的地備受青睞——那些無需門票、人少景美的小眾之地,能讓他們沉浸式體驗當地的自然風光、歷史底蘊、民俗風情與特色美食,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獲得情緒價值。另一方面,隨著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目的地信息和真實體驗分享,使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寶藏景點”得以被發現和傳播,從而帶動了“小眾旅游”的新風潮。
韓城古城 米浩/攝
當前,陜西旅游市場呈現“一極獨大”的格局,西安占據了全省約80%的旅游資源和旅游收入。而“小眾旅游”的興起正在為區域旅游均衡發展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延伸和升級帶來新機遇。
張燕指出,“小眾旅游”的興起正在從三個維度重塑文旅產業格局:一方面會打破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桎梏,推動旅游資源從中心城市向縣域市場梯度轉移;另一方面,倒逼當地產業升級,帶動民宿、特色餐飲等服務業品質躍升,促進手工藝品、農產品等衍生產業的蓬勃發展;此外,還會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為當地居民開辟“家門口致富”的新路徑。
對于未來發展,張燕建議:“地方文化的獨特性是文旅差異化的核心所在。建議小城市在發展旅游時,應以本地優質資源為基礎,避免簡單模仿和同質化開發。同時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 IP,突出地域特色,找準市場定位??蓢L試打造沉浸式體驗項目,通過互動形式展現地方風情;或依托自然條件,發展‘生態+康養’的特色旅游模式?!?/strong>
以紫陽的成功實踐為例,當地方深耕特色文化,游客追求真實體驗時,旅游就回歸到最本真的狀態——一場與自我和世界的深度對話。正如旅游博主“西米鹿”所言:“旅游的意義在于體驗,而非打卡?!?/strong>
未來,隨著交通網絡的進一步完善、服務品質的持續提升和特色產品的不斷創新,“小眾旅游”有望從“一時熱”變為“一直火”,為陜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也為鄉村振興開辟新路徑。
文化藝術報全媒體記者 劉青 張惠妹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責 編 | 高思佳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