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牽頭起草的《輕型汽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公開征求意見,標志著AEBS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將從推薦性標準升級為強制性標準。這一政策信號不僅推動行業從“參數競賽”回歸“安全本質”,更讓主動安全技術成為全民出行的剛性需求。在這場以“安全”為核心的技術革命中,鴻蒙智行用累計超181萬次的碰撞規避數據,詮釋著“安全即豪華”的品牌理念。
技術規范化時代來臨 鴻蒙智行重構主動安全標準
隨著新國標落地,乘用車前裝AEBS系統將從“可選”變為“必選”,這一轉變倒逼行業從“功能堆砌”向“安全實效”深層轉型。回顧傳統AEB功能,其普遍存在場景覆蓋單一的痛點,高速避險、側碰后碰等復雜工況難以應對,部分品牌更因單一場景測試表現與實際路況表現脫節,導致用戶信任度下滑。
在此背景下,鴻蒙智行的技術布局展現出前瞻性。其2024年推出的HUAWEI ADS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創新實現“邊剎邊讓”的eAES功能——當危險發生時,系統可在1km/h-150km/h速度范圍內,同步觸發制動降速與橫向避讓。深圳某工業園區實測顯示,搭載該技術的車輛以100km/h時速面對橫穿行人時,不僅能完成急剎避讓,車身姿態更保持穩定,完美踐行“讓速不讓道”原則:優先啟動AEB制動,若距離不足且側向空間安全,則啟動eAES轉向,將碰撞傷害降至最低。
更深層次的安全布局體現在鴻蒙智行的“五維安全理念”中——全時速、全方向、全目標、全天候、全場景的防護體系,覆蓋極端行車與泊車場景。近期升級的CAS 4.0全維防碰撞系統,更通過超全感知、超快響應、超前驗證三大能力迭代,將安全守護推向新高度。
181萬次避險實證 技術實力贏得用戶口碑
在新能源車市,主動安全正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首要考量。上海車主在雨夜遭遇“鬼探頭”時,eAES系統0.5秒內完成避險;深圳車主面對高速連環加塞,系統1秒內實現跨車道協同控制——這些真實場景中的安全守護,讓鴻蒙智行的技術實力轉化為用戶口碑。
技術底氣源自底層架構創新。鴻蒙智行采用激光雷達、4D成像毫米波雷達、高清攝像頭等多異構傳感器融合方案,極端天氣下的感知穩定性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數據顯示,行業AEB誤觸發率為10萬公里/次,而鴻蒙智行eAES按“億公里/次”設計,精度提升1000倍。其中央計算平臺與底盤系統的深度耦合,實現感知、決策、執行的跨域協同,全鏈路響應速度達人類反應時間的數倍——為優化100毫秒響應,研發團隊耗時兩年迭代算法,進行了不計其數的極端場景模擬。
第三方數據印證著市場認可:鴻蒙智行4月智能輔助駕駛總里程達2.64億公里,用戶活躍度88.62%,人均使用里程561.65公里。這組數據不僅彰顯技術積累,更折射出用戶對其安全能力的高度信賴。
從政策導向到技術落地 鴻蒙智行定義智駕安全新標尺
當AEBS強制標配成為行業新起點,鴻蒙智行以181萬次避險的實證,將實驗室參數轉化為真實道路的“保命剛需”。其技術路徑始終圍繞“安全優先”的底層邏輯——不是炫技式的功能堆砌,而是通過全維度防護體系,將“科技向善”落實到每一次出行場景。
在行業競速回歸本質的當下,唯有將安全刻入技術基因的企業,才能在智能駕駛賽道行穩致遠。鴻蒙智行以“斷代領先”的技術實力,不僅為用戶筑牢安全防線,更重新定義了智能駕駛輔助的價值尺度。未來,隨著新國標落地與技術持續迭代,其“安全即豪華”的理念或將引領行業進入更具溫度的發展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