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將至
平時不起眼、只要幾塊錢一把的艾草
價格高漲!
在福州不少花店、商超內
艾草、菖蒲葉加上香囊、祈福卡片的
“新中式”艾草裝飾
成了年輕人追捧的潮品
有的一束高達上百元
依然銷量不錯
端午“氛圍組”上線
艾草文創品爆火
5月28日一大早
在倉山區國藝花鳥市場
花店老板顧女士
將艾草、菖蒲、黃金球等捆扎成束
裹上包裝紙
系上印有“端午安康”字樣的絲質緞帶
十幾分鐘后
這些售價十幾元的“艾草花束”
被送到許多顧客手中
“平時就一兩元一把,也沒什么人關注。沒想到現在突然火起來了。”顧女士笑著說,對老福州來說,端午掛艾草的習俗由來已久,寓意驅邪納福。
但是,去年開始,年輕人突然喜歡上了精心編織的艾草花束、艾草門掛,包裝之后,其“身價”也迅速上升。為此,她特意學習了最新的艾草花束、艾草門掛制作手法。
顧女士說,扣除成本,艾草花束溢價達6倍,是一門好生意。
原料簡單,利潤卻高
正因如此
在市區各個花店
艾草制品被擺放在了“C位”
在花店里,既有純艾草花束,也有艾草搭配玉簪葉、香樟果等端午節特色植物組合成的花束,價格從15元至149元不等。除了花束,艾草掛飾、艾草香包、端午平安五彩繩也成為熱銷品。
除了制成品
一些商家還提供“端午基礎葉材”
包含艾草、綠鈴草、麥穗
尤加利葉、菖蒲、玉簪葉、香樟果等
價格20多元
方便消費者自己動手制作
“儀式感消費”興起
實用文創受寵
平時不起眼的艾草突然“身價倍增”
這波熱潮來自于
年輕人對“儀式感消費”的重視
“生活不能只看實用
還需要一些小小的儀式感
這樣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啊”
在鼓西路的一家花店,顧客邱女士說,國潮興起,很多傳統事物都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艾草花束非常精美,又有文化內涵。就算貴點,那又有什么關系。它的創意值這個價格”。
社交媒體的傳播
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平臺上,大量關于端午香包和艾草花束的精美圖片、視頻不斷涌現,引發了人們的模仿和追捧,形成了強大的傳播效應。
記者從永輝、樸樸超市了解到
這兩天
其平臺上的艾草制品銷售量暴漲
達到往年的300%以上
以致屢屢出現斷貨情況
平臺不得不持續進貨
福州資深商業觀察人士王烽說,當下的年輕消費者對“儀式感消費”越來越重視,順應這個趨勢,商家就能發覺更多的商機。
記者 江海 文/攝
新媒體編輯 陳翔茹
監制 蘭超 王臻
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發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