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家熟悉的小可。
在過去的這個月,生活好似一切如常,我卻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自媒體」轉折點。
很多素未謀面的朋友,從我和博主溥江的合拍視頻認識了我和我的故事。
我在香港的5平米小家也成為了很多探家博主想要主動拍攝的素材。
如何形容這種「轉折」呢?
合拍視頻5月8日發布,5月11日時我的視頻號便已突破5萬關注。
視頻發布后的十天內,我的個人賬號「陳可Caroline」全網累計漲粉十幾萬,私信里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各個年齡段朋友的鼓勵和支持。
粉絲量的增長之外,更多的可能性和機會也在向我打開。
在最近的這半個月里,我見了創業者、投資人、自媒體同行、對接了一眾商務邀約,真實體會到了一把「行程拉滿」。
這半個月來,很多人為我開心說「可可,你終于被看見了」。
但我更感動的是,擁有這些,會因為我變好而發自內心為我開心的朋友。
一直保持合作的趁早行動的負責人發莉給我打電話時,無比堅定地說,「小可,你需要的時候跟我說,我會像你支持我們一樣支持你。」
趁早的莫晚姐姐說,
「看著這些年你靠一己之力,為自己的人生開辟新的疆土,到今天被更多的人看到,你真的值得。」
一直關心、鼓勵、支持我的瀟灑姐也第一時間轉發說,「這就是小可呀!」
曾經的一段段經歷,串聯成珠,最終呈現在了互聯網之上,綻放出些許光芒。
至此,便是我過往兩周經歷的大致梗概。
但今天我想跟大家講的,并非是我的個人故事,
因為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
不管你在現實生活中經歷了什么,能在網絡世界中被看到、被廣泛地討論;
引起一群人的共鳴,甚至收獲一部分喜愛、真正擁有自己的關注者或者說粉絲都是較小概率事件。
流量如潮水,當更大的助推和曝光來臨時,能不能接得住這樣的「關注」,一定是對過往積累的考驗。
01
也許有偶然
讓自己成為偶然中的必然
其實,關于做自媒體這件事,我始終不相信有一步登天的成功。
千萬播放量之下,無數人看到了我人在香港住5平米小房子、更對我的教育背景、過往經歷充滿好奇。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鮮明的流量觸發點。
人們的好奇,在算法的角度就是點擊、互動、轉發和討論的聲量。
但,這只是第一步。
優質的內容會引發大家的轉發,但人絕不會無緣無故地關注一個陌生人。
從我個人的實踐來看,真正的快速「漲粉」結果的發生,是在我在自己賬號第一時間發布了兩條「回應視頻」之后。
這條回應視頻,在不同平臺都收獲了數百萬播放量。
第二條回應視頻,我也笨拙地剪輯了許久,找出了過往的很多舊照片,梳理了自己的成長線。
客觀來看,這兩條視頻十分粗糙,但卻讓大家能直觀地來到我的故事之中,了解一個真實的、立體的我。
這也是我在過去長期做自媒體賬號訓練出來的一種直覺:
粗糙,但沒關系。
做自媒體賬號,最不怕的,就是粗糙,只怕「不真實」和「反應慢」。
在這場流量的大爆發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樣,一直有嘗試做自媒體的努力。
從發出來筆記根本沒人看,到陸續做出一些爆款,雖然漲粉的速度不快,卻也逐漸找到了自媒體的手感。
02
靈感這東西 越更越有
自媒體時代的公平之處在于,所有人都有免費講述自己的故事、思想、主張的機會,但要想被更多人看到,必須有「量」的累積。
沒有人,可以一條作品吃一輩子。
要想把自媒體真正做成事業,把自己當成個人品牌好好運營,一個必做的動作就是「保持更新」。
瀟灑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她保持日更社交賬號十幾年,無論你什么時候點開她的主頁,總能看到她的最新動向,這種長期保持的「在場」感,應該說是成為自媒體從業者的一大基本素養。
更有很多博主把更新自媒體形容成「出攤」。
要做好自媒體,就要「按時出攤」,只有足夠「按時」,才能讓平臺和粉絲對你的內容和賬號有絕對的「確定性」,進而才有更深的「信任」。
再直白一點來講,就是盡量「日更」。
但是「日更」的困難,但凡是嘗試過自媒體起號的大家都絕對有切身感受。
發了內容沒人看、用心做的東西只有一個贊、搞不清楚到底應該跟隨熱點還是保持自己的更新節奏。
種種問題,不一而足,都是在我們「持續更新」路上的攔路虎。
在趁早出品的針對打造個人品牌的課程的「奇妙能力課」當中,最令很多人感到驚喜的一點就是,隨課程附贈的「自媒體創業高質量日更群」。
因為有了「日更群」,難以起步的自更,好似多了許多力量。
在21天的高質量日更中,不少自媒體小白第一次獲得了「連續創作」帶來的正反饋:「粉絲增長1k+,收到蒲公英8個品牌定向邀約,30+報名合作···」
每天更新的不只是內容,還有同學們的成長弧線。
「寫著寫著,就寫出了事業,做著做著,就有了突破。」
靈感這件事,一定是越更越有的!
03
打好自媒體三板斧
其實,作為傳統媒體科班出身的我來說,我們在上學時期最熟悉的四個字便是「內容為王」。
然而當媒介和傳播方式改變,僅僅注重「內容」對于做「自媒體」這件事,是全然不夠的。
一場真正成功的自媒體創業,一定離不開「三板斧」,那就是「內容、運營、商務」。
而這三板斧,每一項拆開都有許多要學習的地方。
為了做好自媒體賬號,我也曾經學過多種課程,趁早的「奇妙能力課」也是其中之一。
也是因為學習了多種不同類型的課程,我發現趁早出品的「奇妙能力課」和很多市面上的自媒體課程不同的是:
它是建立在瀟灑姐以及趁早整體品牌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的「實戰方法論」。
也就是說,這種成果是已經被驗證過的。
主講人瀟灑姐、塔塔和小金金,都在各自領域取得了自媒體創業的相當好的成績,她們的總結和講述,是極有借鑒意義的。
塔塔作為瀟灑姐的經紀人和百萬博主,手上更有不少一手商務資源,不少之前參加的同學,都是在「日更群」中接到了自己的第一條商務。
在「奇妙能力課」的體系當中,你還可以學到個人品牌從0到1的整個體系,相較于一些「技法」,我認為從長遠來看,這個「道」是更有價值的。
自上次在成都舉行的首屆線下自媒體創業課之后,越來越多趁早星人表示也想在線上繼續「跟練」,把「自媒體」這套手藝真正學到自己身上。
第13期趁早的自媒體創業線上課也即將在6月10日正式開營。
在原有的課程體系之上,本期課程還新增了5節趁早經典案例以及商業模式拆解視頻課,深度拆解從「故事力」到「變現力」的全鏈方法論。
同時贈送自媒體創業高質量21天日更群權益!
在2025年,想要認真做好自媒體,開啟自己個人品牌創業新副本的大家真的可以沖一下!
在過去的半個月,除了見人、談事、工作以及更新自媒體的繁忙之外,喘息之間,我最深的感受其實是:
「當機會來臨時,你可以見招拆招,但你不能毫無準備。」
做自媒體這件事,要做出結果和名堂,一定是離不開長期主義的堅持和學習。
所謂的「運氣不好」、「平臺限流」或許存在,但請你相信,
任何事,當我們不放棄摸索和實踐時,你終究會沖破偶然的概率,
——將自己變成偶然中的必然。
人間一趟,我將繼續追尋我心,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探索可行之道,
這過程或許很難、很慢,但人生的樂趣也正在于此,不是嗎?
自媒體時代,如果人人都有三分鐘改寫命運的機會、如果一定有人要贏,為什么不是你我呢?
2025年的下半場,親愛的趁早星人們,讓我們握緊自己命運羅盤,
用自己的選擇,決定自己命運的航向。
我想要,我行動,我實現,時間終會看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