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5月28日訊(通訊員 張天鵬 記者 張可)5月28日,江蘇省首批、南京市首個居住類城市更新試點項目——秦淮區石榴新村城市更新項目A地塊正式交房,200戶居民回遷“老地方”,開啟宜居新生活。
建成后的石榴新村城市更新項目 秦淮區融媒體中心/圖
石榴新村位于王府大街東側,距離新街口中心不到800米。這里曾是“一線天”“握手樓”密集、基礎設施缺失的“城中村”。2020年,石榴新村城市更新項目啟動。由于產權歸屬復雜、征收成本高、開發規劃控制嚴格,項目實施單位南京越城建設集團創新采用了“原地重建、回遷安置為主,多元安置補充”模式,通過黨建引領凝聚共識、政策支持破解困局、多元籌資平衡資金,歷時五年完成項目建設。
更新前的石榴新村 秦淮區融媒體中心/圖
建成后的石榴新村城市更新項目 秦淮區融媒體中心/圖
如今步入小區,淺灰色石材與鋁板勾勒的現代建筑立面在陽光下熠熠生輝,6幢樓整齊排列,無障礙坡道、智能安防系統、太陽能等設施一應俱全。69歲的汪立志老兩口是第一戶拿房的居民。他們介紹,更新后的石榴新村變化“翻天覆地”,驗房后對自家的住宅和小區都環境非常滿意。“馬上就開始裝修,計劃10月入住,期待在新家中安享晚年生活。”
越城集團工作人員帶領汪立志夫婦驗房 張可/攝
交房現場還設置了領號等候、材料審核、費用繳納、業主驗房等多個功能區域,由建設方、施工方、物業管理方共同組成的多個驗房小組陪同驗房全程貼心服務,詳細解答住戶的每一個疑問。
越城集團副總經理陶瑩介紹,石榴新村更新項目針對原房建筑面積與新建住宅得房率差異,項目打破常規,以套內面積為置換標準,設計了套內20平方米到67.5 平方米的36種戶型梯度,以滿足不同家庭結構需求。
同時,石榴新村的更新經驗為中心城區提供可復制的路徑:從“被動更新”向“主動更新”的轉變,實現了政府引導與居民參與的良性互動;多元籌資機制破解了主城更新資金難題;“一事一議”確權模式形成分類處理方案,為同類歷史遺留問題提供司法參考。
據悉,石榴新村項目B地塊已完成樁基施工,預計今年底主體結構完工,屆時還將有50戶居民重新搬回新街口。
校對 盛媛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