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高山鎮阡豐村60畝“雙高”紅薯種植基地里,種植大戶王加廷正組織村民搶抓農時移栽“雙高”紅薯,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群眾種植紅薯現場。
“行距80厘米,窩距40厘米,因為今年采用的種植方式是一壟兩株種植法,在兩邊栽的情況下紅薯苗間距也就20厘米,這樣能保證兩棵紅薯苗在土里不‘打架’,能有更高的產量。”在種植現場,德江縣高山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胡勇給群眾帶來一堂生動實用的技術課堂。
群眾種植紅薯現場。
“這種種植方式比以往開溝一排排種植紅薯苗輕松得多,利用機械化起壟、開溝,我們只需要將紅薯苗插進地里就可以,就是有點費腰。”當地村民冉師成笑著說。
經過胡勇的精心指導,群眾們開始在早已起壟的肥沃土地上,按照學來的技術開始作業,時而彎腰栽苗、時而起身交談,動作嫻熟利落。
胡勇指導群眾種植紅薯現場。
“雙高指的是高淀粉、高產量,而改變以往的種植方式,能進一步提升紅薯產量。”胡勇介紹,農村產業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解決好群眾所需的技術難題提升農業產業產量,才能保證群眾能有更好的收入。
與此同時,為更一步增加當地種植戶的積極性,該鎮成功與貴州佳里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訂單合同,解決種植戶的銷售問題,讓種植戶發展紅薯無后顧之憂。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德江縣深耕農業農村市場,結合地域優勢,引導村民調整產業結構,以訂單種植方式鼓動大戶因地制宜推動紅薯產業發展,今年全縣計劃種植“高淀粉、高產量”紅薯6000余畝,目前已全面開始移栽,預計在6月初全部移栽結束。(圖/文 全芳、何佳有、鄧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