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將至,天水的街頭巷尾仿佛被一層濃郁的節日輕紗所籠罩,那彌漫著的節日氣息,如同醇厚的美酒,令人沉醉其中。端午荷包的芬芳更是肆無忌憚地四處飄散,撩撥著人們的心弦。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個在中國源遠流長、傳承千年的傳統節日,宛如一座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巍峨豐碑。在天水市秦州區龍城廣場西側,那一片片熱鬧非凡的景象猶如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令人目不暇接。一串串色彩鮮艷、形態各異的荷包好似繁星璀璨,紛紛閃耀登場。以十二生肖、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為主題的荷包,不僅制作精巧,更是栩栩如生。它們被整齊有序地擺放著,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那活靈活現的龍形荷包,仿佛要掙脫束縛,騰空而起,翱翔于廣袤天際;俏皮可愛的兔子荷包,好似在茂密的草叢中歡快蹦跳,靈動的耳朵不時晃動;而那靈動的鳥兒荷包,仿佛隨時會振翅高飛,沖向那湛藍的天空。每一個荷包都傾注了制作者的心血與情感,那細膩的針腳,那精心搭配的色彩,無不展現著他們對這門手藝的熱愛與執著。吸引了大批市民紛紛駐足觀賞、踴躍選購,街頭巷尾到處都呈現出濃濃的節日氛圍。
端午節,向來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日,它宛如一條奔騰不息的文化長河,承載著無數先人的智慧與情感。人們除了品嘗美味的粽子、在門前插艾葉外,還要給孩子們精心佩戴荷包。這一習俗,蘊含著對幸福吉祥的美好祈愿,同時又可發揮防蚊驅蟲的實用功效。它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大門。
荷包,又名香囊、香袋、香包等,其制作工藝獨特而精妙,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民間藝術的寶庫中。它通常用五色絲線纏成,那絲線如同五彩的霞光,交織出美麗的圖案;或者由零碎的布料精心縫制而成,每一塊布料都仿佛承載著歲月的記憶。
內部裝填著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具有芳香氣味且含有大量揮發油的珍貴中草藥。這些草藥,不僅散發著迷人的芬芳,還擁有著神奇的功效。人們將其佩戴在胸前、腰際、臍中等處,不僅能散發縷縷清香,還能夠有效地驅蟲、避瘟、防病。
荷包是古代勞動婦女智慧的結晶,是民間刺繡工藝品中的瑰寶。它誕生于以男耕女織為標志的古代農耕文化時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更是歷經千年歲月洗禮而未被磨滅的傳統文化的珍貴遺存。它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陽光的溫暖照耀下,琳瑯滿目的荷包顯得格外奪目。它們宛如一朵朵盛開的花朵,綻放著迷人的光彩。玲瓏可愛的十二生肖荷包更是惟妙惟肖,讓人不禁贊嘆制作者的巧奪天工。那威風凜凜的老虎荷包,眼神犀利,仿佛在守護著一方平安;憨態可掬的小豬荷包,粉嘟嘟的模樣惹人喜愛。繡球、福袋、傳統荷包等各類荷包爭奇斗艷,好不熱鬧。每個小攤前總是人頭攢動,圍滿了駐足欣賞和爭相購買的市民。
他們或是細細端詳,品味著每一個荷包背后的故事;或是與攤主熱烈交流,分享著對節日的期待和喜悅。市民們的歡聲笑語,與荷包的芬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溫馨而美好的畫面。
天水荷包品類繁多,個個都做得精致鮮艷,活靈活現。它們蘊含著我國古代農耕文明民族圖騰的深邃文化內涵,承載著吉祥如意、祝愿祈福、禳災避邪、祛病保平安等諸多美好寓意。
這些荷包生動地展示了天水婦女的淳樸和心靈手巧,以及她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祈愿。透過這些精美的荷包,我們仿佛能看到古代天水人民在田間辛勤勞作的身影,能感受到他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
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著歲月的痕跡和歷史的記憶,讓這一傳統技藝在現代社會依然煥發出迷人的光彩。它們不僅僅是一件件工藝品,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歷史的見證。
來源:天之水網
聲明:圖文視頻來自網絡,旨在傳遞正能量。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系本平臺予以刪除。
編審|趙安生|責編|胡榕|編輯|紫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