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13551687898
——— 以上圖片為廣告———
夏日的蟬鳴聲中,南部縣楠木鎮金石村村民老李攥著剛退回的500元現金,粗糙的手指反復摩挲著紙幣邊緣,望著鎮紀委干部汗濕的背影感慨道:“這錢揣在兜里比揣在賬本里踏實!”此刻的村道上,紀檢干部正頂著烈日逐戶退還73戶群眾的臨時生活救助金,一張張皺褶的紙幣從村社臺賬回歸群眾口袋,在陽光下折射出基層監督的溫度。
這場“特殊退款”源于一次直抵末梢的監督。2025年4月,南部縣紀委監委正持續開展“監督在身邊·有事找紀檢”專項行動,楠木鎮紀檢監察干部在金石村走訪時,多名群眾反映救助金被“借回”的問題:“錢到賬沒捂熱就被收走了。”“說是借,連張字據都沒。”
南部縣紀檢監察干部在田間走訪
面對群眾“被消失”的救助金,鎮紀委立即成立核查組,通過交叉比對救助金發放流水、約談村組干部、走訪87戶群眾,揭開了一場“拆東墻補西墻”的違規操作——村黨支部書記李某為填補村集體資金缺口,竟擅自決定將73戶困難群眾的3.12萬元臨時救助金“借”為公用。
“臨時救助金是群眾的‘救命錢’,豈能成為村級財務的‘周轉金’?”核查組負責人語氣凝重而又堅定。經查,李某等人雖制作了資金回收臺賬,卻未履行任何民主程序,也未向群眾出具借款憑證。最終,李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其他3名村干部被批評教育,涉案資金全數退還。
自“監督在身邊?有事找紀檢”工作開展以來,南部縣紀委監委廣開言路,通過“陽光問政面對面”、逢場天“三接訪”、發放“紀群聯心卡”、“有事找紀檢”24365市民生活全天候服務中心等多種渠道,傾聽群眾呼聲,收集“急難愁盼”問題。同時,將解決問題作為工作核心,督促各級各部門(單位)高效落實,切實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與滿意度。截至目前,已推動解決群眾問題4650個,從中發現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649件,立案421件,返還群眾財物2000余萬元。
來源:南部縣紀委
推薦關注以下公眾號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對于網友評論,僅代表評論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證實或贊成其描述。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平臺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歲月滄桑人生之路
唯有生活不可辜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