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為了查清十年前滅他家滿門的第三個仇人,來到了戶部尚書趙秉文的府邸。
劇情進展到現在,趙秉文是鐵面人的呼聲最高。
首先是身形。
面具人最顯著的特征便是微微佝僂著背,至今出場的達官顯宦中,符合這一條件的不多,而趙秉文就是其中之一。
其次是人脈。
藏海被鐵面人安排來到京城后落腳的第一站便是枕樓。
在枕樓說書的八公子竟然便是戶部尚書趙秉文的女兒。
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和枕樓關系最密切的達官顯宦莫過于這趙秉文了。
有女兒八公子在此處參與經營,想在枕樓謀劃些什么,或想讓藏海了解些什么,簡直是易如反掌。
這樣一來,安排初來京城的藏海在此處落腳又通過說書的形式給他演繹當今朝堂格局便解釋得通了。
然后還有兩處暗示。
趙秉文是內閣首輔大學士,是當時的文官之首。
鐵面人當年從火海中救出小稚奴,來到船上后先自吟了一首詩:“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眇眇上古歷,回環今幾周。”
可知鐵面人不是平津侯那樣的一介武夫,更大可能他是個文官,而且他給藏海安排的師傅中也沒有教習武的,可見他骨子里是個藐視武力的人。
藏海在先帝棺槨異動事件中遭褚懷明和楊真算計讓他給先帝陪葬。
藏海和師傅高明合作控制了斷龍石的下落時間,想抓住這一時機砍掉平津侯的臂膀之一——楊真。
但畢竟楊真跟了平津侯十余年,為平津侯做過許多傷天害理之事,平津侯念及此也有一瞬間的躊躇。
這時的滿朝文武數百人都緘默不言,只有戶部尚書趙秉文站出來催平津侯早做決斷:
“侯爺,不要誤了這大喪之事”,
可見他是文武百官中難得向著藏海的人。
藏海追查滅自家滿門的第三人終于查到了趙秉文頭上。
來到京城后,藏海去到哪個達官顯宦處都不啻如闖龍潭虎穴,可謂是步步驚心。
可唯獨到了趙秉文府上最讓他有松弛感,一進府門,堂堂戶部尚書竟在房頂上加固瓦片,雖有些居高臨下,但對藏海的態度卻是出奇的友善。
他把藏海領入房內,坐定后,說到藏海當下被群臣參的困境,沒有責難,沒有幸災樂禍,卻全是長輩對晚輩的肺腑之言:
“官場險惡,做事之前先坐穩,想整頓吏治,必須先保護好自己,因為越高的位置,能做的事情越多,在確保你想做的事情能實現之前,先走到那個位置去。”
兩人的談話狀態,根本不像是初識,倒像是舊友。
聊完后,趙秉文便聲稱自己要進宮議事,卻把藏海獨自留在了府中,且不把藏海當外人的讓他接著修補房頂。
如果不是后來發生的事,趙秉文是鐵面人這一假設便幾乎實錘了。
趙秉文坐轎離府后,在房頂上補瓦片的藏海便按捺不住了。
他找借口打發走身邊幫工的小廝,自己一個人偷偷溜進趙秉文的書房,在里面翻找關于趙秉文身份的重要信息。
這時走在半道的趙秉文似乎覺得了不對勁,便提出要折返回去拿一份“布政司呈上來的咨呈”,且回去得極為匆忙,正好便把藏海堵在了書房門口。
趙秉文質問藏海來此何干,藏海又開始施展他的“巧舌如簧”,說是一小廝向他反映趙大人的書房陰冷,讓他去瞧瞧哪里不妥。
這一聽就很明顯的謊話當然瞞不過趙尚書的眼睛,趙秉文非要和他較這真不可,就讓他指出是哪個小廝說的。
藏海推托說一面之緣,他也沒認下。
趙秉文就讓小廝主動站出來,藏海如果不承認自己說了謊,就讓眾小廝代他受過;如果藏海不愿別人代為受過承認自己說了謊,便會得到相應的懲處。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趙秉文的千金八公子站出來說,是她讓藏海給父親過來看看書房,至于為什么將她認成小廝,那是因為她女扮男裝剛從外面回來。
一場風波就這樣平息。
八公子之所以相助藏海,明面上的原因大家都清楚。
當然是因為八公子和香暗荼是閨中密友,香暗荼對藏海動了芳心,八公子自然得罩著藏海,免得藏海落了難她的閨蜜香暗荼跟著憂心。
可八公子的這場圓謊可謂是漏洞百出。
比如:
她說她不認識藏海,那怎會知道藏海是最好的堪輿師的?
還有,她一進家門甚至連衣服都來不及換就怎么會向一個不知底細的外人提出讓獨自察看她爹的書房的?
精明如趙秉文只要稍稍質疑一下女兒,這事便會穿幫,可趙秉文并沒有。
原因只可能是八公子在枕樓和藏海的結交是經過父親趙秉文默許的。
與其說八公子的出現是在為藏海解圍不如說她是在為自己的父親找臺階下。
趙秉文短暫離開又迅速折身而返大概率是既想給藏海留足勘察時間又擔心藏海在他書房翻到不想讓其看到的東西。
他與藏海迎面碰上卻不追究藏海,難免會讓聰明的藏海心生疑竇,進而懷疑到他的真實身份,所以追究是必須的。
這時的趙秉文就需要有個臺階既不暴露自己身份又能讓藏海蒙混過關,于是工具人八公子便上線了。
八公子未必知道藏海的真實身份,卻被父親授意不止一次幫助過藏海,所以她知道藏海在父親這里的身份特殊,她即使站出來幫藏海圓謊必不會得到父親的責罰。
藏海在書房其實翻到了十年前他家被滅門時趙秉文的不在場證明。
回去后高明師傅也為其身份做了解讀,說當時趙秉文不過是個戶部員外郞,在岳州賑災,到京城往返需要二十日。
可如果趙秉文就是鐵面人,依他的能量不想讓藏海看到什么,又想讓藏海看到什么根本不是什么難事,而高明又聽命于他,這著力解讀未嘗不是對他身份的掩飾或保護。
不過,趙秉文即使是鐵面人,他也不一定就是藏海的第三個仇人,他更可能的身份是皇帝的白手套,他充當鐵面人很可能是在皇帝的授意之下進行的。
如此一來,他們在京城能手眼通天,翻云覆雨就說得通了。
高明的身份大概率是太監,因為小稚奴好奇他不長胡子,這高明就把粘胡子當成了自己的日常事務。
也只有皇帝能隨意安插個太監跟在稚奴身邊這么些年,還能隨意赦免個有本事的死囚給稚奴當師傅。
平津侯和曹靜賢都急于得到癸璽助其到達權力的巔峰,而皇帝已經在權力的巔峰了,所以他才有耐心培養稚奴十年,他只要確保癸璽不落入任何覬覦他權利的人手中就行。
另外皇帝還準許心懷異心的冬夏郡主香暗荼經營枕樓,估計也是因為他在其身邊安插了八公子這個眼線的緣故。
等于是京城的各方勢力都盡在他的掌控之中,所以即使皇帝從來都不上朝,他也不用擔心他的天下會變天。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
#藏海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