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作為一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病程漫長,病情容易經常反復發作,需要堅持長期的規范化治療和管理。”
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王穎醫生就講到,哮喘治療需要全程管理,不光需要在急性發作時到醫療機構就診,患者日常也要對自己病情有明確的認知,以及對自我癥狀有客觀的監測以指導自我管理。相較于醫生在哮喘管理過程中的作用,患者自己的作用要占到八成。
作為哮喘患者自我監測中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哮喘日記」可以很好地幫助患者進行自我監測,那該如何記錄,又有哪些注意事項,今天就來學習一下。
必備儀器——峰流速儀
王穎醫生說到,關于日常病情的記錄,患者很多時候會比較主觀,但主觀感覺有時并不敏感或并不準確,那就需要一個客觀性的指標來幫助患者自我監測。
峰流速測定可以獲得這樣的客觀指標,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簡單的吹氣測試,作為哮喘日記記錄的核心,正確使用峰流速儀也非常關鍵:
1、選擇早晚兩個固定的時間點測試,因為峰流速在一天之內是會有波動的,不同的時間點會存在差異。
2、每次吹之前將標碼歸零,每次吹3下(為了避免由于吹的方法誤差)取平均值。
3、如果患者在一天中感到有癥狀的變化,建議患者加測,如果峰值出現明顯的下降,那可能要警惕哮喘發作。
4、吹氣要領是像吹蠟燭一樣,關鍵要用最大力氣,最快速度,用爆發力吹出。
5、每個人的峰流速正常值都不同,使用前請咨詢醫生,讓醫生根據肺功能測定給你一個正常范圍。
除了峰流速值的晝夜變化,哮喘日記的記錄還要包括:記錄當天的環境因素,天氣的陰晴,空氣的濕度,如果能記錄到大氣壓的情況最好,低氣壓是會對哮喘患者產生直接影響。還有就是要記錄飲食、運動、工作、生活、學習情況,這些都便于患者在后續出現癥狀波動以及發作時查找相關因素。特別是進入春季過敏高發季,有沒有喘息、憋氣,當天的疾病癥狀以及發病情況都要做好記錄。最后就是當天的用藥情況,用了什么藥,藥量如何。
這些都可以幫助患者以及醫生獲得相關信息,有助于對哮喘嚴重程度、控制水平及治療的反應進行正確的評估,可以總結和分析哮喘發作與治療的規律,并根據哮喘日記選擇和調整藥物。
*示例
王穎醫生也提示,當患者主觀出現喘息、憋氣的情況,在加測峰流速之后發現比自己的基線值下降20%,那就要引起警惕,及時加吸急救藥物,一般癥狀會在半個小時左右緩解,如果癥狀持續4-6小時仍然沒有緩解,一定立即就醫。
掃碼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專家簡介 王穎
呼吸內科學博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主治醫師,從事慢性氣道疾病研究,參與“十二五”、“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課題。
本文完
首發于2022年4月11日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排版:張彥
此內容為醫學科普,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依據
1
2
3
看呼吸
權威實用的
呼吸科普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