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古彭徐州,梧桐蔭濃。在雙碳目標與城配物流需求同頻共振的今天,一場關于新能源輕卡的革新浪潮正在從徐州奔涌而出。5月27日,以“馭漢界 定乾坤”為主題的徐工2.0輕卡上市發布會,在江蘇徐州奏響了綠色物流裝備升級的強音。活動現場,政企精英、行業專家以及物流先鋒,不僅見證了一款精品的誕生,更勾勒出徐工“智造”在新能源賽道上的進階之路。
面對城配物流市場“既要裝得多又要跑得遠”的雙重訴求,徐工汽車以工程師的嚴謹與開拓者(參數丨圖片)的銳氣,交出了“漢界”輕卡這份答卷。這款凝聚著徐工汽車正向研發智慧的新能源輕卡,如同外科醫生手中的柳葉刀一般精準切入了行業痛點:當傳統輕卡仍在4.2米貨廂的桎梏中徘徊,漢界輕卡則在6米法規的框架之內,以4.4米的超長貨廂創造了21.3立方米的超大裝載空間??此苾H20厘米的突破,實際上卻是力學架構與工程美學的精妙平衡,雙層700MPa高強鋼車架與1500MPa輪輞構建的“鋼筋鐵骨”,讓漢界的每一寸空間都承載著安全與效率的承諾。
在物流行業“時間就是金錢”的生存法則下,深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理的徐工工程師們,讓漢界輕卡搭載的XES能量管理系統猶如智慧大腦,97.41%超高效率扁線電機與99.6%效能的電控系統珠聯璧合,配合節能大模型實現了百公里電耗低于行業均值10%的突破。更令人矚目的是,可選的雙槍智充技術,在充電樁資源緊張的城市叢林中,如同為車輛裝上雙翼,讓補能效率突破了物理限制。
徐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楊東升
當智能化浪潮席卷運輸行業,漢界輕卡展現出了“智行合一”的進化思維。14.6英寸智能中控屏與平地板布局構建的乘用化座艙,讓駕駛室不再是簡單的操作空間,而是人車交互的情感紐帶;OTA遠程升級技術則賦予車輛“成長”的能力,使得每一輛輕卡都能在數字的浪潮中永葆青春。對于物流企業而言,實時監控與駕駛行為評估系統就像無形的數字管家,將傳統粗放的管理模式升級為精準的數據決策。這種從鋼鐵機械到智慧終端的蛻變,正是徐工“智改數轉網聯”戰略的生動注腳。
發布會現場,徐工集團董事長楊東升表示,漢界的成功發布,既是對當前輕卡認知邊界的一次超越,也是對現有行業規則的一次大膽突破,更彰顯著徐工引領城配物流綠色變革的使命擔當。這番話術的背后,是徐工汽車深耕綠色賽道的戰略定力——從正向研發體系的構建到產業鏈生態的培育,從單點技術突破到全生命周期價值提升,毋庸置疑,徐工汽車正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推動自身企業從跟跑者到領跑者的跨越。
站在行業變革的潮頭回望,漢界輕卡的上市適逢其時。在傳統輕卡面臨裝載效率與環保要求的雙重擠壓之下,徐工汽車以“空間擴容+結構強化”的組合拳打開新的局面;當補能焦慮困擾新能源用戶時,技術創新帶來的續航提升與充電便利正在重塑運營邏輯。更深遠的意義在于,這款產品承載著徐工汽車向高端躍遷的雄心,從核心三電系統的自主研發到智能網聯技術的深度融合,可以說,漢界輕卡的每一個細節都閃爍著自主創新的智慧與光芒。
發布會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物流從業者圍繞著新車仔細端詳,有人用手丈量貨廂尺寸,有人鉆進駕駛室體驗智能配置。這些細節的關注,無一不印證著一個最質樸的道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產品,自己會說話。當現場多位用戶紛紛為漢界輕卡點贊之時,徐工汽車的這場關于綠色物流的新變革,正在從圖紙上的線條轉化為城市街道上律動的綠色脈搏;當更多的如漢界輕卡般的創新產品接連涌現的時候,中國綠色物流裝備的進化史必將能寫下更加輝煌的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