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燕無雙
我們都痛恨悲劇和災難,但我們也常常被迫直面無常和人禍。
5月27日,山東高密突發一起重大爆炸案,致5死6失聯19人輕傷,驚痛世人!
慘案發生地是一家名為“有道化學有限公司”的化工企業,事發當日上午,工人們在車間正有序忙碌,完全沒想到,一場巨大的災難正在醞釀中……
11:57分左右,突然,毫無預兆的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響起,工人們根本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就被氣浪掀飛出去。
伴隨著爆炸聲,工廠上空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帶著未知的神秘與恐懼升騰而起,一時間濃煙滾滾、火光沖天。
與此同時,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沖擊波如洶涌的海浪,迅速向四周擴散,周邊3公里內部分商戶的窗戶被震得變形,6公里外都能清晰地聽到那令人心悸的巨響。
周邊村民的家里的東西都掉在地上,窗戶玻璃也被炸碎,有的村民家里電器都被震出屋外。
而爆炸產生的濃煙夾雜著刺鼻氣味,隨風擴散,讓人呼吸困難,附近居民們都不敢開窗。
由于事發附近還有一所學校,教室的玻璃大面積破碎,部分學生被飛濺的碎玻璃劃傷。為確保學生安全,學校已暫時停課,并將學生迅速撤離到安全區域。
事故發生后,當地各級部門迅速組織力量全力搜救。應急管理部率工作組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力量、國家安全生產專業救援力量也緊急前往增援,醫療衛生專家也參與到傷員救治工作中。
當地消防救援隊伍更是迅速反應,派出55輛車、232人到場處置。
然而,爆炸帶來的嚴重后果已無法挽回,除巨大的經濟損失外,截止今日,事故造成5人死亡,6人失聯,19人輕傷。
而在封閉的車間內因爆炸失聯,代表著什么,不言而喻……
事故發生后,涉事企業很快被網友扒出。
發生爆炸的高密友道化學有限公司,由山東豪邁公司控股,而山東豪邁公司則是山東豪邁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豪邁集團雖非上市公司,但其旗下子公司——山東豪邁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豪邁科技”)為上市公司,當前市值481.2億元。
豪邁集團創始人為高密首富張恭運,在高密縣,這是一個相當傳奇的人物。
1962年出生于高密的張恭運,1983年從山東工學院機械專業畢業后,選擇支援邊疆,在新疆軸承廠工作5年。
1988年,張恭運回到家鄉高密,進入國營高密鍛壓機床廠工作,后被提拔為副廠長。1992年,他抓住機遇,承包了一家經營不善的紡織機械廠,從此開啟了創業之路。
張恭運有文化,有經營頭腦還管理經驗,很快將一個瀕臨倒閉的工廠扭虧為盈,并逐漸擴大生產范圍。
1995年,張恭運成立了山東豪邁集團,以輪胎模具制造為核心業務。歷經15年的高速發展,豪邁集團已經成長為世界最大的輪胎模具生產商,從無定型產品到擁有70多項專利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中自主研發的系列輪胎模專用數控設備填補了國內空白。
如今的豪邁集團,已經是一家國際化大型企業集團,擁有一家上市公司和8家海外子公司、30多家分子公司,業務覆蓋全球近80個國家,與GE、西門子、米其林等3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立合作關系,2024年產值達202億元。實力非常雄厚。
隨著企業發展,張董事長也無數榮譽傍身。除了高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工商聯副會長的身份,他還榮登《福布斯》2010年中國潛力企業榜第十名。
在大家的認知里,發生這么大安全事故的老板一定是唯利是圖的黑心老板。但事實上,張董事長不僅注重企業內部的團隊建設。還非常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帶頭參與捐資助學等社會慈善活動。
2010年,張恭運還籌建了豪邁幼兒園和濰坊豪邁科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他也因此被授予富民興魯勞動獎章、高密市人民勛章。
然而,無論是擁有無數光環的高董事長,還是輝煌耀目的豪邁集團,都在一夜之間被爆炸的陰霾籠罩。
人們在為傷亡者悲痛的同時,不禁對事故原因產生深深的疑問:是事發偶然還是管理責任?
目前事故尚在調查中,但結合當地眾多知情人的爆料,更傾向于管理者長期的麻痹思想,造成安全隱患堆積,一朝爆發。
涉事高密有道化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8月,法定代表人為張本松,不知是否張恭運親戚。
該公司占地面積700余畝的,現有員工300多人,主要是生產高效殺蟲劑氯蟲苯甲酸胺原藥,每年產能達1萬噸,年產值突破50億元。
不難想象,如此高產能的企業,各車間都會存有大量生產所需的化學原料。
據知情人士透露,廠區發生爆炸的原因疑似車間內硝化釜超溫,一般情況下需要進行噴淋降溫,然而事發之際其自動噴淋系統并未正常啟動,常常需要人手動去啟動。
然而,高危產品的溫度都是經過精密測算的,手動的隨意性帶來了巨大風險。
最終,連日高溫下,容器內的濃硝酸氣體膨脹,最終引發爆炸。
結合現場情況,有化學專業人士表示這種說法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因為,危化品中易燃液體的膨脹系數普遍較大,儲存在密閉容器中,受熱后體積膨脹,同時蒸氣壓增加,使容器內部壓力增大。
若超過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壓力,就會造成容器故障,甚至破裂。液體膨脹超過其容量就會外溢,若是氣體膨脹就有爆炸的危險。
不過,目前這一說法尚未得到證實,一切都要以官方的最后情況通報為準。
但無論如何,發生這么大的事故,證明如此產能巨大,實力雄厚的企業,其管理和危機意識跟不上它發展的腳步。
慈善家并不代表著就是嚴謹的管理者,輝煌的功勞簿上可能更易產生麻痹思想。
每個重大事故發生的背后,必有29件輕度事故,300件潛在隱患。只是,沒有被該看見的人重視,也沒有被該負責的人采取措施罷了。
痛惜之余,這場事故留給我們兩個追問:
第一,如此高危行業,企業負責人是否按照規章制度,按時對工作環境和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從而保證生產安全?
第二,相關的市場監管、消防等部門對這些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企業,有沒有培訓指導安全工作,定期排查隱患?
明明車間內相關人員已經知道自動噴淋降溫發生故障,卻沒有被及時修復。這比沒有及時發現問題更令人憤怒和痛心!
圣人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
管理者的疏忽和對隱患的僥幸心理,對生命缺乏敬畏的大意,剝奪了十幾個無辜的生命,他們的錯誤不可原諒!
什么叫僥幸?人生永遠沒有意外發生,那才叫僥幸。偶爾的僥幸,一次的意外,就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只有慘痛的代價才能讓一些人清醒,讓他們悔不當初。
沒有誰能預測意外,也沒有誰能讓悲劇事故推倒重來,消逝的生命起死回生。
唯有:敬畏職責;敬畏肩頭責任;敬畏生命和規則,才是對他人生命和自己的人生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