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廠長,三號生產線又因為物料沒到位停工了”車間主任火急火燎地沖進辦公室,生產計劃表上的紅色延誤標記格外刺眼,另一邊財務總監也拿著報表,抱怨道:“這個月生產成本又超支了,而且庫存積壓以及臨時采購費用,居高不下!”...
MES和ERP的簡單解釋
如果把制造企業比作一個龐大的機器,這樣一來,MES制造執行系統)就像是車間里的“大管家”,而且ERP(企業資源計劃)是運籌帷幄的“總指揮”。
先說說MES這位“大管家”。
在生產車間中,它就像一個,一直不休息、持續工作的“監工”, 隔一段時間,便會去查看每一臺設備,而且還會緊緊盯著每一道工序。
工人今天,領了多少原材料,生產了多少產品,設備有沒有故障,產品質量合不合格……這些細碎又關鍵的信息,都逃不過它的“眼睛”。
再看ERP這位“總指揮”。
它站在更高的維度,統籌管理企業的人、財、物以及產、供、銷。
從財務部門的資金流轉,到人力資源部門的人員調配;從采購部門的原材料采購計劃,到銷售部門的訂單處理,ERP就像一個超級大腦,把這些零散的信息整合起來,制定出企業的整體戰略規劃。
一看就懂!MES和ERP的5大區別
管的事兒不一樣
MES的主要陣地為車間生產線,全力關注生產執行環節。思考的是怎樣讓生產流程更順暢了以達最優狀態;
ERP,操心整個公司的資源調配。要平衡采購成本,和庫存積壓之間的矛盾,還要合理地安排員工的工作任務,與此同時要保證資金鏈的正常運轉。
看數據快慢
MES所追求的“即時”數據,類似球賽直播。在車間內,每當生產出一件產品,數據便即刻上傳至MES系統。管理者隨時打開電腦,便可看到生產線的最新狀況;而且即便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也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并予以解決。
ERP更仿若“新聞聯播”,它所匯總的乃一段時間之內的數據,用以做長期規劃。比如說每個月的財務報表、季度的銷售分析,ERP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剖析,為企業擬定下一階段的發展戰略給予依據。
給誰用的
MES是車間主任,以及一線工人的好幫手。車間主任,通過MES系統,查看生產進度,進而安排生產任務;工人則依據MES的提示來進行操作,像掃碼報工啦,還有記錄生產數據之類的。
ERP的使用人群范圍則更廣,公司老板通過它,能很輕松地知曉整體的運營狀況,制定出戰略決策;財務人員運用它,能夠很清楚、很爽快地處理賬務方面的工作以及開展成本核算;采購人員依靠它,能夠很有秩序、很高效地管理供應商的資源以及下達采購任務……
功能核心差異
MES的核心功能緊密圍繞著生產而開展,比如說在工單執行管理方面,從生產任務被下達開始,一直到產品完工并入庫為止,都進行著全程的跟蹤;對于設備監控而言,能夠實時地采集設備的運行數據,從而可以提前預測設備可能出現的故障;在質量管理這一塊,會對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進行全流程的質量檢測,并且還能夠實現質量追溯。
ERP的功能更側重于是在資源管理方面,財務核算能夠輕松地自動生成各類財務報表,進而準確地反映出企業的財務狀況;庫存管理不但可以實時地監控庫存數量,還能設置安全庫存的預警;供應鏈管理既可以優化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的協同,又能提高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
部署成本對比
在布置MES系統的時候,從硬件方面來講,得買一些數據采集的設備,像“傳感器”,還有“掃碼槍”之類的。軟件成本的高低會由于功能模塊不一樣而有所差別。人力成本,主要體現在系統實施的階段以及對員工進行培訓這方面。整體來看,相關的費用大多集中在生產流程里,分布得比較集中。
ERP的部署成本則更高,因為它涉及企業的各個部門。不僅需要強大的服務器等硬件支持,軟件功能模塊更多、更復雜實施周期也更長,而且不同部門的員工都需要培訓,這些都會增加成本。
MES和ERP如何聯手干活?
計劃傳遞
ERP先根據市場訂單、庫存情況以及企業戰略,制定出生產計劃。MES接到任務之后,一般把大計劃拆解成一個個小任務,接下來安排到具體的生產線,具體的設備以及具體的工人。計算每道工序的生產時間,安排原材料配送,進而確保整個生產過程有序地進行。
數據反饋
MES在生產過程中收集到的大量數據及時反饋給ERP。譬如生產過程中察覺某類原材料消耗超出預期,MES便將此數據傳回ERP,ERP依據預先設定的規則,自動地啟動采購流程,進而防止原材料短缺對生產帶來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