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殖過程中,羔羊出現喘氣急促、沒精神發蔫的情況會讓養殖戶十分擔憂。這種癥狀背后可能隱藏著多種原因,及時診斷和處理對挽救羔羊生命至關重要。
一、常見原因分析
環境因素,悶熱 / 通風不良:圈舍溫度過高、空氣不流通,導致羔羊缺氧或中暑。
寒冷 / 潮濕:低溫環境可能引發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或導致羔羊體質下降。
應激反應:斷奶、運輸、環境變化等應激可能引起羔羊生理紊亂,表現為精神不振。
疾病因素,呼吸系統疾病:
肺炎:細菌性(如巴氏桿菌)或病毒性感染,伴隨咳嗽、流涕、體溫升高。
異物吸入:喝奶時誤吸進入肺部,引發嗆咳和呼吸困難。
消化系統疾病:消化不良 / 積食:羔羊胃腸功能弱,過量采食或食物變質可能導致腹脹、腹痛,影響精神狀態。
寄生蟲感染:腸道線蟲、吸蟲等會爭奪營養,導致羔羊消瘦、貧血、精神萎靡。
其他疾病,貧血:缺鐵或寄生蟲導致血液攜氧能力下降,表現為黏膜蒼白、呼吸急促。
先天性疾病:部分羔羊可能存在心肺發育異常,導致呼吸問題。
營養與管理問題,營養不良:母羊奶水不足或飼料單一,導致羔羊缺乏能量和維生素,體質虛弱。
缺水或電解質失衡:高溫或腹瀉導致脫水,引發代謝紊亂。
羔羊喘氣急促沒精神發蔫我們可以用畜小牧的:呼克太保,畜小牧的呼克太保犢牛、羔羊、仔豬咳喘,見效快!獨特配方,純中藥熬制,含量足!特制長嘴瓶,牛羊灌服使用方便!清肺止咳,化痰平喘。擅長解決:犢牛、羔羊、仔豬咳喘癥。效果非常好!
二、應急處理措施
改善環境,通風降溫 / 保暖:確保圈舍溫度適宜(新生羔羊適宜溫度 25-30℃),冬季鋪墊干草保暖,夏季加強通風、避免暴曬。
減少應激:避免突然更換飼料、斷奶或長途運輸,必要時可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緩解應激。
初步檢查與對癥處理,觀察生命體征:用體溫計測量體溫(正常體溫 38.5-40℃),若發熱(超過 40.5℃),可肌注柴胡注射液或安痛定退熱。
檢查口腔、鼻腔是否有分泌物,如有黏液或膿涕,可能是呼吸道感染,可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并肌注青霉素 + 鏈霉素(按體重給藥,需獸醫指導)。
消化系統調理:若羔羊腹脹、不反芻,可灌服石蠟油 10-20ml緩瀉,或喂乳酸菌素片幫助消化。
禁食 12-24 小時,僅提供清潔溫水或口服補液鹽(按說明書稀釋),防止脫水。
補充營養:體弱羔羊可灌服葡萄糖水(5%-10%)或羔羊專用奶粉,每次 50-100ml,每日 3-4 次。
補充維生素:肌注維生素 B1+B12促進食欲,或口服魚肝油滴劑補充維生素 A、D。
及時就醫(需緊急處理的情況)若出現以下癥狀,需立即聯系獸醫:呼吸困難加重,張口呼吸、鼻翼扇動或發出異常聲音。
持續高熱(體溫>41℃)或體溫低于正常(<38℃)。
腹瀉帶血、嘔吐頻繁,或眼窩凹陷、皮膚彈性差(脫水嚴重)。
懷疑傳染病(如羊痘、口蹄疫),需隔離病羊并報告畜牧部門。
三、預防措施
加強母羊管理,母羊孕期保證飼料營養均衡(補充蛋白質、鈣、維生素),產后及時讓羔羊吃上初乳(含免疫抗體)。
科學飼養管理,合理斷奶:羔羊 2-3 月齡逐步斷奶,斷奶前訓練采食優質牧草和精料。
圈舍衛生:定期消毒(可用生石灰或聚維酮碘),及時清理糞便,保持干燥通風。
定期驅蟲:羔羊 2 周齡后首次驅蟲(如口服阿苯達唑),以后每 2-3 個月驅蟲一次。
疫苗接種,按時接種羊三聯四防疫苗(預防羊快疫、猝疽、腸毒血癥、羔羊痢疾)、羊痘疫苗等,降低傳染病風險。
羔羊體質較弱,用藥需謹慎,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或過量給藥,建議在獸醫指導下治療。
若多只羔羊同時發病,需考慮傳染病可能,立即隔離并全面消毒圈舍。
總之,當羔羊出現喘氣急促、沒精神發蔫時,養殖戶要冷靜分析原因,從環境改善、對癥治療和預防保健多方面入手。日常養殖中做好科學管理和預防措施,才能有效減少此類情況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