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到有人說到歐洲某大型集裝箱船公司有一條8500箱的集裝箱船在海上發生機艙爆炸,導致主機故障,船舶依靠輔助動力緩慢前行。看到這個我就想到很久之前的一句笑話,說船舶主機故障,英勇的輪機長用輔機將船順利地開到港口停靠好。所以看到別人這么說,我想當然的認為不可能,不過在看多很多大佬的評論之后,我豁然開朗。船舶主機故障,依靠輔助動力推動船舶緩慢前行是可以的。看來見識少真的要鬧出笑話的,在這里我要為我的見識少跟廣大網友說聲對不起。下面我來將各位大佬網友的評論整理一下,簡單的說一說:
一般的船舶主機故障的時候不可能靠輔機航行,只有帶特種設備的可以,帶有特種設備分為兩種情況,一種就是電力推進的船舶,另外一種就是帶軸帶發電機且軸帶發電機有PTO/PTI功能。
對于電力推進的船舶,發電機一般有好幾臺,主推進發電機壞了可以用輔機給電推供電。這個之前有聽說過,2016年高壓電培訓的時候遇到好幾個跑電力推進船舶的船員,他們跑的都不是集裝箱船,不過8500箱的集裝箱船用電力推進可能性我估計不會很大吧,畢竟集裝箱船有的時候對船速還是有一點要求的。
電力推進可能性不大,剩下的就是軸帶發電機了,所謂軸帶發電機是一種利用主機軸系剩余功率來發電的設備。船舶正常航行的時候,利用軸帶發電機發電,這個時候主發電機甚至可以不用。當主機出現故障的時候,這個時候軸帶發電機轉為電動機使用,由主發電機(也就是所謂的副機)給軸帶發電機供電,帶動螺旋槳轉動推動船舶緩慢前行。當然這個情況下,軸帶發電機需要具有PTO/PTI功能。
所謂PTO功能:即動力輸出(Power Take - off)模式,是軸帶發電機的基本工作模式。船舶主機通過機電一體化齒輪箱驅動集成的電機,電機工作于發電模式,可利用主機的剩余功率發電,為船舶負載供電,也可給電池組充電,實現節能目的。
而PTI功能:即動力輸入(Power Take - in)模式。軸帶發電機由船舶電網獲取動力用于船舶推進。該模式可根據航速需求,合理分配主機與軸發的功率,提高船舶機動性能,還可在船舶負荷高峰值時提供額外動力,且通過此接口可實現船舶“零”排放。PTI模式又包括兩種工況:一是PTH(power take me home)工況,在主機故障時保障船舶運行,推動船舶安全返港或移泊;二是BOOSTER工況,軸帶電機與主機聯合推進,為船舶提供更高航行動力,可用于應對惡劣海況、破冰、趕航期等情況。
所以當船舶主機故障的時候,軸帶發電機具有PTO/PTI功能可以推動船舶緩慢前行,不過這個估計也就應急情況用一下,想靠港肯定估計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國內的港口。
當然之前造的船尤其是大型集裝箱船,帶軸帶發電機的估計很少,軸帶發電機有PTO/PTI功能的估計就更少了,所以不了解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由于要滿足碳排放強度的要求,對于使用傳統燃料主機的船舶特別是新造的船來說,配備軸帶發電機應該會越來越多,至于軸帶發電機會不會順便帶有PTO/PTI功能就不知道了。
上述有些內容是在網絡上查詢到的,不過船舶主機故障,使用輔助動力可以推動船舶緩慢前行是可行的。估計像我這樣沒有見過這種情況的船員占了絕大多數,所以才想當然的認為不可能。以前當著笑話來看的事情,現在真的有可能實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