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京玉攜手?豐治同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行動開營儀式在豐臺黨校北宮鎮分校禮堂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旨在推動豐臺區與青海省治多縣交往、交流、交融和對口支援工作向縱深發展,讓治多的孩子們走進北京,領略中華文明之璀璨、觸摸科技創新之力量、感受社會主義大家庭之溫暖,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力量。
生態與發展共舞
治多縣全境處在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江源國家公園和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遺產地“三重疊加”的特殊地理區塊內,是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關鍵節點,肩負著守護長江源頭、筑牢生態防線的神圣使命。豐臺區則是首都功能拓展區,匯聚麗澤金融商務區、豐臺科技園等重要資源,以及宛平古城、盧溝橋等歷史文化遺產,以都市發展活力賦能區域協作。自 2017 年牽手對口支援以來,兩地的交往交流交融工作呈全方位、多層次展開,除政府各部門、結對單位之間的合作交流外,治多縣社區(村)黨組織負責人、中小學校長、醫院負責人、文化團隊、學校師生、青年創業人員等也陸續到豐臺學習交流,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出了生動實踐;產業幫扶方面,在豐臺區的支持下,聚焦治多文創產品,由依文集團實施了“訂單式培訓”幫扶項目,讓治多牧民群眾就地就業增收,幫助治多文創產業融入國內統一大市場,實現豐臺治多兩地的融合發展。
跨越千里的心靈對話
暖場視頻中,長江源的壯美航拍、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群、藏族兒女的熱情歌舞,勾勒出治多縣“雪域高原”“中華水塔”“動物王國”的獨特魅力。治多縣索加鄉小學生們的開場舞蹈《歡樂串燒 —— 民族團結一家親》與歌曲《高原紅》點燃現場氛圍,豐臺方莊二小的孩子們用童真表演傳遞首都少年的熱情。
治多縣委副書記、副縣長盧華德在致辭中表示:“治多縣豐富的生態資源與豐臺的科技文化資源形成天然互補,此次活動是兩地從‘單向幫扶’到‘雙向奔赴’的生動實踐,更是民族團結一家親的鮮活寫照。兩地將以文化為紐帶、以青少年為橋梁,以文創產業為重點,深入開展對口支援工作,讓豐治協作成為‘首望三江源’品牌的閃亮注腳,共同書寫鄉村振興與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最令人動容的是治多縣索加鄉寄宿小學代表的發言。作為 “長江源頭第一小學”,該校地處長江上游沱沱河畔,既是生態保護理念傳承的 “前沿陣地”,也是治多縣基礎教育的 “窗口”。學生們均來自附近的牧民家庭,學生代表白瑪措毛在《跨越千里,感受文化的力量》發言中說:“從雪域高原到首都北京,我看到了長江源頭與京華大地的血脈相連。我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像珍視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 教師代表達哇才吉則分享了帶隊研學的感想:“當孩子們在天安門廣場仰望國旗,在故宮感受歷史厚重,這些經歷將成為他們心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種子,他們終將長成守護祖國邊疆的棟梁之材。”
活動現場,兩地領導為京玉學生代表頒發《豐治協作小使者》證書,象征著跨越 5000里的友誼紐帶正式系緊。最后,兩地青少年祝福視頻傳遞出 “京玉同心、共向未來” 的美好愿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協作再升級
此次活動是豐治兩地 “首望三江源” 文化援建品牌的深化拓展,通過搭建多層次交流平臺,推動兩地群眾在互動中增進了解、凝聚共識、推動發展。正如現場嘉賓所言:“治多的‘綠’與豐臺的‘紅’交相輝映,生態保護與都市文明相互賦能,這正是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動詮釋。”
未來,兩地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持續深化產業協作、人文交流、技能培訓、生態共建,讓 “京玉攜手” 的故事成為對口支援工作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典范。(文字來源:文旅中國,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