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網絡安全通報中心的一紙通報,將美股上市公司嘉銀科技旗下“極融借款”App推上風口浪尖。這款助貸平臺因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被點名,其“套娃式授權”的黑箱操作引發公眾對隱私安全的強烈擔憂。然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此類問題用戶稍有不慎,個人信息便如同“裸奔”!
通報背后:極融借款的“協議迷宮”
5月12日,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通報指出,“極融借款”App存在兩大違規行為:1、未提供撤回個人信息收集同意的途徑,用戶一旦授權便無法反悔;2、隱私政策未明確列出第三方機構的信息收集范圍,用戶對數據流向一無所知。
然而,更觸目驚心的是其“套娃式授權”設計。用戶借款時,表面僅需勾選4份主協議,但實際點開后,協議層層嵌套,最終觸發超700份第三方授權文件,涉及近30家金融機構與20余個助貸平臺。
《合作方借款協議》內嵌73套協議,點擊后進一步細分至合作方(如豆豆錢)的15份合同;《風險告知書》暗含6份子協議,涵蓋征信查詢、擔保機構授權等內容。
這種設計讓用戶“一鍵授權百家機構”,卻對協議內容毫不知情。面對質疑,極融客服僅回應“為便于借款需提前授權”,對用戶知情權的漠視可見一斑。
行業通病:從極融到桔多多,誰在“偷”你的信息?
“套娃式協議”絕非個案。實測發現,嘉銀科技旗下另一平臺“你我貸”同樣存在類似問題,用戶授權協議超500份;合作方桔多多的協議中,甚至要求共享用戶活體影像、婚姻狀況、車輛信息等敏感數據。
此外:vivo旗下“豐融借錢”嵌套60余份協議;喜馬拉雅“聽小貝”曾內嵌17家平臺、80余份協議(已下線)。
行業邏輯何在?助貸平臺通過“資金路由”模式,將用戶信息批量分發給合作機構以提升放貸效率。然而,這種以犧牲隱私為代價的便捷,實則是將用戶推向信息泄露的深淵。浙江省法學會專家指出,此類“概括授權”嚴重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單獨同意”和“最小必要”原則。
風險疊加:高利貸與隱私泄露的雙重絞殺
除了隱私危機,極融等平臺還被曝通過擔保費、服務費等名目,將實際年化利率推高至36%的法律紅線。
例如:用戶借款2萬元,前兩期還款額高達4141元,變相“砍頭息”加重負擔;綜合成本包含隱性費用,部分案例年化利率突破36%。
更令人不安的是,這些平臺合作的地方銀行與金融機構,涉嫌跨區域放貸,違反監管要求。例如嘉銀科技官網展示的合作伙伴中,長沙銀行、順德農商行等地方機構赫然在列,如何規避“不得跨轄區放貸”的紅線仍是謎團。
現象直擊:一天逾期,暴力催收的“瘋狂劇本”
[金融幫]通過黑貓投訴平臺多位用戶以及我們粉絲投訴,“極融借款”在借款人逾期后采取極端催收手段,甚至逾期僅1天即遭遇“全方位轟炸”,引發社會廣泛爭議。根據用戶自述及公開投訴案例,其暴力催收行為可歸納為以下三大“罪狀”:
電話與短信轟炸:無休止的威脅與侮辱,多名用戶反映,逾期當天即被不同號碼輪番撥打催收電話,頻率高達“數十通/天”,甚至深夜、凌晨仍持續騷擾。催收人員使用侮辱性語言(如“老賴”“廢物”)、威脅曝光隱私(如“公開通訊錄”)、偽造法律文件(如“起訴通知書、偽造律師函”)施壓。更有用戶稱收到包含不雅圖片的短信,進一步加劇精神壓力。
親友騷擾:隱私泄露下的“社會性死亡”,催收方通過非法獲取借款人親友聯系方式,向其發送催收信息或直接撥打電話,散布借款人逾期信息,甚至暗示“不還款就上門鬧事”。一名用戶因母親接到催收電話導致家庭關系緊張,直言“尊嚴被徹底擊碎”。
冒充公檢法:偽造身份的“心理戰”,部分催收人員謊稱“法務部”“司法機關”,以“涉嫌詐騙”“將被拘留”等話術恐嚇借款人。此類行為不僅違反法律,更嚴重損害公權力形象。
監管重拳:助貸新規能否終結亂象?
2025年4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商業銀行互聯網助貸業務管理辦法》,明確要求:
1、銀行需審核合作機構資質,實行“白名單”管理;
2、綜合融資成本透明化,禁止以咨詢費、擔保費變相抬價;
3、強化個人信息保護責任,違規機構將面臨清理。
新規將于10月1日實施,行業洗牌在即。頭部平臺若繼續游走灰色地帶,恐遭監管反噬;中小機構若無法合規,則將徹底出局。
用戶自救:如何守住個人信息底線?
1、警惕“一鍵授權”:勾選協議前務必逐層點擊,查看嵌套內容;
2、拒絕模糊條款:若協議未明確收集目的、范圍,果斷放棄;
3、投訴維權:遇違規行為,可通過國家網信辦、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互聯網金融協會等渠道舉報維權。
結語:“套娃式授權”不僅是極融的污點,更是整個助貸行業的痼疾。當技術淪為侵犯隱私的工具,當便捷透支用戶信任,平臺的“千億放貸神話”還能維持多久?監管重壓下,唯有將合規置于利潤之上,企業方能行穩致遠。用戶的每一次點擊授權,不應成為數據黑市的“通行證”,而應是平臺責任的“試金石”。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綜合監管通報及媒體報道,細節已核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