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國跳水冠軍賽剛落下帷幕,說實話,這場比賽的主角們和我們熟悉的那撥“跳水三小只早已不是當初的配置,張家齊、陳芋汐、全紅嬋這三人,曾經一同站上奧運之巔,如今卻各有各的故事,站在武漢的賽場邊,張家齊和全紅嬋、陳芋汐的合影刷屏了,也讓人感嘆時間和競技體育的無情
先說成績,張家齊這回雙人10米臺和盧為合作拿了個亞軍,單人項目在預賽就被淘汰,陳芋汐則成了最大贏家,雙人、單人都拿了冠軍,全紅嬋因為傷病沒參賽,三人短暫聚首,卻沒能在賽場上真正對決,說遺憾也好,說命運使然也罷,這場比賽像極了青春劇里的散場橋段,主角們走著走著就各自分道揚鑣了
其實,張家齊的故事很典型,早在2017年就拿下過全運會單人和雙人金牌,后來又是世界杯冠軍、奧運雙人冠軍,年少成名的代表人物,這兩年狀態下滑,巴黎奧運周期漸漸淡出國家隊,現在更多是半訓練半學習,準備轉型,按她的話說,想多學點東西,也挺實在,畢竟女子10米臺的競爭更新換代太快,年輕就是資本,但也沒法一直吃青春飯
問題來了,張家齊還有沒有機會重回巔峰,理論上,只要恢復狀態,單人雙人都有沖擊獎牌的實力,但說到沖擊冠軍,這話現在講出來就有點“擺爛嫌疑,畢竟她和陳芋汐、全紅嬋的狀態差距已經很明顯,場上實力差距擺在這兒,誰都不是瞎子,球迷不是不講情懷,但競技體育從來只認成績
全紅嬋的缺席其實也讓這場冠軍賽沒了點煙火氣,本來“跳水三小只同場競技才是最大看點,結果最后變成陳芋汐一枝獨秀,張家齊和盧為拿下亞軍,整體還是走了個過場,不少網友調侃說,“三小只變成了‘一騎絕塵’和‘看臺助威’,其實扎心但也真實,競技體育就是這么現實,誰狀態好誰就能站C位,沒有永遠的主角,也沒有一直的配角
說到場外,張家齊和全紅嬋在看臺上碰面,兩人聊了會天,拍了合照,這種畫面很暖,但也帶點淡淡的離愁,畢竟過去那種“團戰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張家齊還特地曬了照片,應該也是想留個念想,至于和陳芋汐的合影,背后多少有點“老友記既視感,畢竟兩人都參加單人、雙人項目,比賽間隙還能聊幾句,屬于是“各自為戰,友誼常在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次雙人項目組合也有點變化,陳芋汐這邊聽從安排和掌敏潔組隊,拿下冠軍,張家齊和盧為則是亞軍,這種臨時搭檔其實對默契要求挺高,但看得出來,張家齊現在更像是全能型選手,哪里需要往哪兒頂,雖然結果不完美,但也算盡力了,體制內的分組本來就有很多外部因素,球員只能接受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張家齊剛過21歲生日,按理說這個年紀在很多項目還是黃金期,但女子10米臺偏偏不是,大家都知道,這項目更新速度快得像短視頻刷屏,今天還是主力,明天可能就成“老將了,張家齊這波如果能調整好狀態,今年全運會還是有看頭的,但說是“最后一舞也不夸張,畢竟機會真不多了
其實球迷對張家齊的感情挺復雜的,一方面是青春回憶殺,畢竟“跳水三小只陪伴了很多人走過奧運、全運會,多少有點情懷在,另一方面,大家也清楚競技體育的鐵律,成績說話,情懷歸情懷,場上還是得看誰能頂住壓力拿下冠軍,這次武漢一役算是提前預演了全運會的終極對決,誰能笑到最后,沒人敢打包票
說到粉絲互動,張家齊一直挺友好,簽名、合影都很有耐心,也能看出她情商高,球員的職業素養沒得說,未來要轉型,走向別的領域,估計也能混得開,畢竟聰明人在哪兒都不容易被埋沒,體育圈歷來不缺這種典型,張家齊如果真去深造或者跨界發展,倒是值得期待
總結一下,這場冠軍賽其實沒太多驚喜,更多是一次陣容和格局的提前洗牌,陳芋汐笑到了最后,張家齊還在堅持,但距離巔峰有差距,全紅嬋則在養傷中觀望,跳水三小只的故事還沒完結,不過舞臺早已不是她們三人的專屬,接下來全運會就是最后的“battle,到那時再看誰是真正的贏家,才算給這段青春畫上句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