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詩棟回海南過端午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畢竟國乒這些年的輿論環境,大家都看在眼里,動不動就有人擺爛、對噴、造謠、點贊回懟,這氛圍下但凡有點風吹草動,一準被推上熱搜,大家嘴上說不關心,其實誰都沒閑著,尤其是林詩棟這波,端午節本該回家團圓,結果還是被球迷偶遇、被網友圍觀,各種合影、各種評價,說實話,這種日常生活都能被無限放大的體驗,作為年輕球員,壓力真不是一般大
先說爭議的核心,林詩棟這一年其實挺不容易的,上一波大頭(王楚欽)低谷期,小石頭(林詩棟)頂上來一波操作直接登頂世界排名第一,這種劇情擱以前,基本是被夸的節奏,結果現在反倒成了“網暴套餐,打得好有人酸,打得不好直接被嘲,前面努力全成背景板,網上各種妖魔化、扣帽子,說什么比賽失利啦、不和隊友鼓掌啦、情商有問題啦,什么話都敢說,仿佛誰都能當心理醫生、場邊教練、八卦記者,真有點“全民點評的味道
問題來了,這種節奏下,林詩棟作為00后小將,抗壓能力沒問題,但心態再鐵總有疲憊的一天,尤其是這次多哈世乒賽輸了以后,黑子們又開始狂歡,場面就像彈幕刷屏,沒一個讓人喘口氣的,前腳剛拿了混雙冠軍,后腳就被全網對噴,前一陣和王曼昱組合的表現有多亮眼,轉眼大家就全忘了,這種對比真的太真實了,網友一句“現在小石頭眼里沒光了,說得其實挺扎心的,畢竟以前他可是那種一笑就能點亮場館的類型,現在照片里多了股憂郁勁兒,不得不說,輿論環境對年輕人殺傷力確實大
其實這不是林詩棟一個人的問題,國乒這些年誰沒挨過噴,莎莎被黑的時候啥場面,大頭贏了球被造謠有女朋友,輸了球被說不行,真的是“贏了造謠輸了罵,連隊友都看不下去,周雨、劉丁碩都出來幫王楚欽辟謠,真相永遠比謠言跑得慢,這事兒擱莎莎、王楚欽身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前幾屆世乒賽每年都有人被折騰得心力交瘁,關鍵是,這種外部雜音對運動員的影響遠比我們想象的大,誰都說要屏蔽外界、專注賽場,可真到自己身上,哪有那么容易,尤其是社交媒體時代,關不掉的聲音就是最大壓力
但說到底,林詩棟這波回海南,有點像給自己放了個小假,家門口的體育館、熟悉的空氣、父母的陪伴,可能比任何心理疏導都管用,球迷偶遇合影,雖然表面上他還是有些拘謹、情緒低落,但這種回歸日常、和家人團聚的儀式感,對年輕球員來說其實特別重要,林高遠也趁機回了廣州,這本身就是國乒傳統,賽季間隙該歇歇,沒必要天天繃著,畢竟大家都不是“鐵人,壓力大了調整一下本身沒毛病
再說球迷這邊,其實大多數人心里都明白,誰都有低谷期,莎莎、王楚欽、樊振東哪個不是這么走過來的,真正懂球的球迷其實更愿意看到運動員“擺爛之后再站起來,過程比結果更有感染力,偶爾的失利、場上的小插曲,沒必要無限上綱上線,年輕運動員成長過程里,輸一場球算什么,關鍵是怎么從低谷里爬出來,怎么把流言蜚語變成動力,這才是國乒精神的核心
當然,網絡是個放大鏡,也是個試金石,真正的粉絲不是看你贏了才點贊,更不是輸了就對噴,你說巧不巧,林詩棟被黑的這段時間,隊友反而更團結了,王楚欽回北京還特意摸了摸林詩棟的頭安慰,這種場下細節比什么雞湯金句都管用,隊內氣氛在這種壓力下其實更能體現團隊價值,誰都知道,國乒最怕的不是外面的流言,而是內部的“散,但從這幾年的風波來看,隊員們越來越能扛,越來越有互相扶持的默契
說到底,林詩棟現在的困境,其實是所有新生代運動員都要面對的“成人禮,你可以羨慕前輩們扛過來的樣子,但更重要的是,怎么熬過自己的這一關,怎么在輿論風口浪尖上找到自己的節奏,歷史不會記住你輸了一場球,但會記住你怎么從低谷中爬出來,這才是球迷最愿意看到的故事,流言蜚語永遠不會消失,能讓它閉嘴的,只有實力和堅持
所以結論也很簡單,這屆國乒、這批年輕人,有爭議、有低谷、有吐槽,但更有韌勁、有成長、有故事,林詩棟這段時間的壓力不是白受的,回家過節、調整心態、重新起航,是每個運動員必經的路,別總拿放大鏡看瑕疵,給年輕人一點時間和空間,也許下一個高光時刻轉角就會遇到,畢竟,誰都有輸的時候,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再爬起來的勇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