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嘴博士”郝宇的一紙檢測報告撕開重組膠原蛋白行業的面紗時,誰也沒想到這場技術爭論會演變成如此激烈的商戰。
“大嘴博士”喊話華熙生物加入商戰
2025年6月1日,在“重組膠原蛋白”龍頭巨子生物遲遲未對“重組膠原蛋白”檢測結果作出回應之際,“大嘴博士”郝宇主動披露了近期遭遇的網絡水軍攻擊。他揭露了“嘴博加入華熙商戰”“預言大嘴博士即將帶貨,借貶低巨子生物抬高華熙和錦波”等刻意制造的輿論話題,并直言:“雖然不能明指水軍雇主,但其意圖很明顯——將公眾對產品質量的討論扭曲成所謂的‘商戰’!”
對此,“大嘴博士”反而呼吁讓“商戰”來得更猛烈些。他公開點名華熙生物:“炮轟券商卻回避真正的主角,是否搞錯了重點?”同時公開向華熙生物趙總發出的求助信,敦促其出面表態。
不僅如此,“大嘴博士”還喊話上美股份董事長呂義雄:“別只當看客,應該勇敢發聲。”
針對近期某機構召開的“重組膠原蛋白檢測標準研討會”,“大嘴博士”特別駁斥了會上“化妝品成分過于復雜,現有檢測方法難以準確檢測重組膠原蛋白”(大嘴博士翻譯的通俗說法)的專家結論,犀利指出:“檢測的又不是暗物質!現有技術完全可以通過交叉驗證得出明確結論,難道還要再花一兩年討論檢測標準?”
華熙生物“應邀”參戰
6月1日晚7點半,“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發布《關于支持郝宇博士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聲明》,正式加入論戰。聲明表示,公司已組織專家團隊對郝宇博士提供的資料進行多維度驗證,并獲得第三方權威檢測結果。但在相關企業的自我檢測結論公布之前,華熙生物出于對商業文明的最后一絲維護,呼吁相關企業本著行業責任,主動公開產品檢測數據,直面消費者關切。公司承諾:若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將無條件配合提供完整檢測報告;若涉事企業持續回避問題,將依法依規向社會公布全部檢測數據,維護市場誠信。
華熙生物聲明指出,郝宇博士基于專業檢測報告實名質詢企業,是科學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正當行為。任何將質量爭議扭曲為“商戰”的水軍操作,都是對公眾智商的侮辱,必將被輿論反噬。
此外,鑒于網絡水軍的攻擊和騷擾,華熙生物將協調郝宇博士所在地公安機關密切關注,并將向各大行業協會、國家藥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家網信管理部門和公安部呈報相關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華熙生物暗示,某擅長網絡水軍運營的公司打破了文明競爭規則,將其“拉踩測評”模式用于招股說明書,無科學依據地吹噓自身賽道優于透明質酸和植物提取物領域。此后多年,“玻尿酸過時論”“華熙生物被拋棄”及攻擊其創始人的言論充斥網絡和媒體。
對此,華熙生物發出“汝求戰,便得戰!”的吶喊,號召盟友在堅實的海岸集結。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華熙生物作為中國生物科技領域的領軍企業,其研發布局和產品矩陣早已突破單一玻尿酸業務的范疇。
近年來,華熙生物持續加碼重組膠原蛋白這一戰略性賽道,不僅在研發端投入重金,更在產業化應用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華熙生物已構建起從原料研發到終端產品的完整重組膠原蛋白產業鏈,相關專利布局覆蓋表達體系構建、發酵工藝優化、純化技術突破等關鍵環節。
目前,華熙生物的重組膠原蛋白原料已通過多項國際認證,并成功應用于功能性護膚品、醫療敷料等多個產品線。華熙生物年報顯示,其核心技術人員周偉博士,因“重組膠原蛋白生物合成及應用研究”獲得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稱號。
因此,華熙生物在重組膠原蛋白領域,具有相當的發言權。
巨子生物回應稱接受檢測機構道歉
6月1日深夜10點27分,巨子生物發文回應:5月30日,公司收到了“大嘴博士”所用檢測機構的道歉聲明。該機構明確表示:“我司對此做法不僅不予認同,更從未做出任何形式的授權”,并嚴令要求 “大嘴博士”“立即停止使用及轉發該《測試報告》的行為,以避免對社會公眾產生更嚴重的誤導”。
鑒于相關檢測工作極為復雜,需要足夠的時間,巨子生物已將相關產品送至多家檢測機構,目前結果尚未出來。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嘴博士提到的 HPLC 檢測法并未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行業標準 YY/T1947-2025《重組膠原蛋白敷料》以及團體標準 T/ZGKSL004—2023《化妝品用重組膠原蛋白原料》中。
此外,對于某家公司(暗指華熙生物)發布的聲明,巨子生物表示感到震驚且痛心:震驚于一家上市公司居然堂而皇之地顛倒黑白、惡意指控;痛心于這種涉嫌違法的惡意競爭行為,無疑將破壞消費者對國貨品牌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
巨子生物認為,國貨化妝品市場正處于新成分迭代、新標準建立、新概念輸出、新功效驗證等艱難而漫長的過程之中。國貨化妝品一路走來,從未有過容易二字,也正因如此,行業各方更應攜手共進,健康發展。
巨子生物堅信:產品經得起科學檢驗,品牌經得起時間考驗,初心經得起用戶審視。
清揚君點評:
這場爭論的核心,是重組膠原蛋白檢測方法的科學性。郝宇博士采用的HPLC檢測法未被行業標準采納,而巨子生物則堅稱其產品經得起檢驗。但問題的關鍵或許不在于檢測方法本身,而在于行業標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華熙生物轉發大嘴博士文章,聲明中重提三聚氰胺事件的教訓,暗示當前可能存在“檢測標準被操縱”的風險,這種類比無疑加重了事件的嚴肅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爭論已經超出了單純的技術范疇。華熙生物在聲明中透露,已準備向藥監局、市場監管總局、網信辦甚至公安部呈報情況,并稱“大嘴博士”可能會受到威脅舉報的“公權力濫用”。這種升級態勢表明,涉事企業已經做好了法律戰的準備。而巨子生物在回應中稱華熙生物的聲明“震驚而又痛心”,并誓言追究“抹黑行為者”的法律責任,同樣擺出了不惜一戰的姿態。
這場商戰折射出中國化妝品行業的兩大頑疾:一是營銷驅動取代研發驅動的畸形發展模式。華熙生物稱過去三年其研發投入是“某公司”的近六倍,卻仍難抵擋對方“水軍運營”帶來的市場影響。二是行業標準制定可能被個別企業左右的危險。當企業能夠通過影響標準來定義什么是“合格產品”時,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將蕩然無存。試想,當行業巨頭和監管部門都無法定義行業標準時,消費者的權益又如何保障?
此外,作為專業檢測機構,必須恪守科學、客觀、公正的職業底線。檢測報告若僅停留在實驗室和學術研究層面,而不能轉化為消費者可理解、可運用的產品信息,這樣的檢測無異于紙上談兵。檢測數據的核心價值,在于為消費者提供真實可靠的質量參考,助力理性消費決策。任何阻礙消費者獲取檢測信息的行為,不僅違背檢測工作的根本宗旨,更是對公眾知情權的漠視。當檢測機構連自己的報告都不敢負責時,這不僅是行業的悲哀,更是整個質量監督體系的警鐘。
本事件中,雖然檢測機構因程序合規性問題向巨子生物致歉,使其在形式上占據一定優勢,但該道歉并不能因為沒有樣品完全否定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從現有證據體系來看,檢測結論的客觀性仍具有相當程度的證明力,至少不應該被全盤否定。需要強調的是,所有檢測報告的最終法律效力仍有待權威機構依法進行專業認定。
值得警惕的是,這場爭論發生在國貨化妝品崛起的關鍵時刻。正如巨子生物所言,“國貨化妝品一路走來從來沒有容易二字”。但正因如此,行業更需建立基于科學和誠信的競爭規則。如果允許“水軍運營”和“標準操縱”成為市場競爭手段,最終受損的不僅是幾家企業,更是整個國貨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華熙生物在聲明結尾引用了阿西莫夫的名言:“當概念的泡沫沉積和消退以后,科學的浩瀚而堅實的海岸將會重現。”這句話或許是對當前亂象最好的注解。在概念營銷滿天飛的化妝品行業,是時候讓科學重歸中心位置了。這場商戰無論結果如何,都應該促使行業反思: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市場競爭?是短期的營銷勝利,還是長期的科技創新?
當行業龍頭陷入爭議時,消費者期待的并非企業間的無謂爭執,而是經得起檢驗的產品真相。這場商戰的最終裁決者,是每一位追求真實與品質的消費者;而行業健康穩健發展的基石,正是對真理的執著追尋。
注:本文圖片來自華熙生物和巨子生物微信公眾號截圖。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風險由投資者自行承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