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Keva 電影折射時代。
“王俊凱和周深都是為了支持原創國產動畫電影來配音的,他們真的太好了”。
端午檔電影《時間之子》上映之前,我們和編劇兼導演于奧和周鐵男迎來了一次深度對話,他們感嘆國產動畫創作不易,感嘆過去五年創作時間飛逝,也感動一眾影人能夠為這部“三無產品”傾情配音。
《時間之子》以冷面殺手十七(王俊凱 配音)與漁村少女千曉(劉校妤 配音)因上古神秘圣物時輪結緣為開端,展開二人在繁華大都會所經歷的奇幻浪漫時間旅程。這個故事融入了于奧和周鐵男這對夫妻對愛情、對離別、對時間的思考和感受。
2020年左右,他們相繼經歷了好友和寵物離去的悲痛,那時候倆人意識到,“離別是貫穿人生始終的一大課題”。他們需要學會面對生離死別。所以就動了心思,寫了一個關于時間的故事。寫完這個故事的時候,他們已經率先治愈了自己。
電影結尾本來有一句臺詞,十七背對千曉說:“你相信還會再見嗎?”,千曉給了他答案:“我相信”。
于奧的答案也是相信的。但她最后還是把這句臺詞刪掉了,因為覺得有點過于直白,最后還是想讓觀眾自己去想象。
導演于奧
《時間之子》被制片人戲稱為是無IP、無廠牌、無知名導演的“三無產品”,但配音班底卻集結了王俊凱、周深、黃渤和賈冰等此般堪稱豪華的陣容。
單單看配音陣容,大家可能誤會《時間之子》預算很充足。于奧對此強烈澄清,“其實他們都是無償來支持原創國產動畫”。
聯合制片人任瀟逸建議找王俊凱來為這部電影配音的時候,周鐵男還打趣,“咱有那個預算嗎?”但制片人卻笑著說,“小凱不是在意這些的人”。
導演周鐵男
于奧和周鐵男的工作室位于一個昏暗的地下室。王俊凱就在這個沒有窗戶的地下室里,獨自窩在小沙發上看完了整部電影。他是喜歡這部電影的,看完就問導演需要自己做什么。
為了配好“十七”這個角色,王俊凱提前一個月研讀劇本,并接受了大量的臺詞訓練。來到錄音棚的第一天,導演發現他的劇本上密密麻麻地標注了邏輯重音。起初他還會去搜索如何配出殺手的聲音,但在揣摩了人物之后,他與導演達成了共識,十七不只是個殺手,還是個少年。錄著錄著,他釋放出真實的自我,慢慢為“冷酷殺手”注入了自己的溫度。
用周鐵男的話來說,王俊凱成功塑造了“十七”這個角色。
王俊凱的表演基礎為“十七”注入了更多的魅力。關于電影愛好者“阿木”的配音,于奧和周鐵男倒是認為歌手周深是個不二人選。“他的自然與真實非常適合演繹‘阿木’這個角色,他的敏感與靈活也使得他對這個角色的理解非常深刻,臺詞表達精準又恰當”。
周深首度為國產動畫電影配音,兩位導演看著他配完“阿木”這個角色,不禁夸贊周深竟如此“全面”。
從籌備到上映,《時間之子》走過了五年的時光,真正出現在大銀幕上的時候,于奧和周鐵男都十分感動。這部電影并非線性敘事,因此有觀眾不斷解讀時間線,也有觀眾認為結局有爭議。無論好評還是負評,于奧倒是認為無大礙,反而覺得各抒己見很有趣。“有討論總是好的,總比無人關注好”。
屬于于奧和周鐵男的電影,也是屬于原創國產動畫的又一次嘗試。電影結尾埋了伏筆,似是為下一部創作做準備。
究竟這部電影會不會拍續集?
“要先等這次市場驗證的結果吧”,于奧和周鐵男感慨說。
以下是采訪對話實錄:
記者:兩位導演好,《時間之子》以 “時間” 為核心命題,能否具體分享故事的靈感來源?你們希望這部電影帶給觀眾的思考是?
于奧:《時間之子》是一個關于離別的故事,2020年左右,朋友和寵物突然離去,這種離別的情感對我們影響蠻大的。我們意識到,離別可能是貫穿人生始終的大課題。我們必須學會去告別,所以就動了念頭,寫了這個故事。
周鐵男:那段時間好像好多朋友都會被離別的痛苦困住,但是我們被一些力量治愈了,走了出來,我們覺得應該把這些力量傳遞給有需要的朋友。
記者:所以是希望這個故事帶給觀眾“學會離別”的核心主題嗎?
于奧:至少不再執著于遺憾和失去。
記者:電影里是否有特意設置一些情節去詮釋你們想表達的這個核心?
于奧:結尾的段落,其實我們刪了一句臺詞,最后的一句臺詞是,“你相信還會再見嗎”。千曉的回答是:“我相信”。但后來我摘掉了,覺得有點過于直白,還是希望把它藏在里面。
記者:兩位導演曾合作過多部動畫作品,同時在喜劇領域亦有建樹。作為夫妻兼創作搭檔,你們在分工協作中是否形成獨特的默契?
于奧:我們溝通成本太低了,大部分時間,可能是我先有了一個想法,然后我們不斷做加法,沒有特別明確的分工,比如你來編劇,我來導演,或者怎么樣,大家都是商量著來。我們24小時都待在一起,有爭執的話,床頭吵到床尾也沒事了。
記者:關于這個故事的創作,有過分歧的時候嗎?
周鐵男:談不上分歧,因為大方向和審美是一致的,最多是在細節上的拉扯。我們會各自闡述自己為什么會這樣選擇和判斷,因為不論是合作伙伴還是夫妻,最重要的都是溝通。
記者:為什么會邀請王俊凱來為“十七”這個角色配音?兩位導演是如何引導他將自身的 “聲線” 與十七的 “強迫癥殺手”特質結合?
于奧:“十七”一個冷酷無情的殺手,當時我們聽過很多聲音,但都覺得不對,覺得缺乏一種溫度。那段時間蠻焦慮的。男主角一直沒確定下來,我們的聯合制片人說有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王俊凱。
周鐵男:我當時還說,咱有那預算嗎?你自己掏兜你自己不知道嗎?(笑)
于奧:我真的很想澄清一個誤會,大家看到我們的配音陣容,可能會認為我們預算很充足,但其實大家都是來無償幫忙的,都是為了支持原創國產動畫。
于奧:我們的工作室在一個地下室,沒有窗戶,小凱那天自己就窩在小沙發上盯著投影看完了電影,沒想到他還挺喜歡的。來錄音的第一天,劇本上面密密麻麻標注了邏輯重音。然后我們一起去聊人物,聊行動,在什么樣的情境下人物的潛臺詞又代表了他什么樣的心理變化。小凱身上的真誠、溫柔、深情和少年感,賦予了人物更多魅力。我覺得這些真實的特質特別寶貴。
周鐵男:小凱成功塑造了“十七”這個角色。
記者:為什么會邀請周深來配音“阿木”這個角色?
于奧:因為我們邀請周深老師來唱主題曲,當時就有點非分妄想,裝作不經意跟團隊鋪墊了一下,沒想到他們看完片以后,表示原創國產動畫一定要支持。
周鐵男:我們之所以這樣有“心機”,其實是因為阿木這個人物我們覺得跟周深老師非常契合。
于奧:他非常溫暖,聊到自己熱衷的事業,眼里面是有光的。認識他以后,我覺得他就是阿木的不二人選。他很自然、很真實,非常適合演繹這個角色,當他理解了角色的時候,說出來的每一句臺詞,其實都是對的,都是恰當的。
記者:這部影片被形容為 “三無產品”(無 IP、無廠牌、無知名導演),在國產動畫 IP 依賴度高的現狀下,你們如何看待原創項目的生存空間?
于奧 :我覺得經典IP有更多的參照和抓手,而原創故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但我們堅信,關于離別與愛、時間與永恒這個議題的探索是一個全人類的話題。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在情感、情緒上做到極致,才有機會打動觀眾。即便如此,我依舊希望原創的國產動畫能有一席生存空間,也希望有更多的創作者,敢于去創作不同維度的、更多元的動畫故事。
注: 本文 部分圖片來源于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
【點擊往期回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