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百年汽車品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5月20日,通用汽車確認,已經停止向中國出口雪佛蘭太浩運動型多用途車,并將放棄向中國出口其他高端車型的計劃。
通用汽車發言人表示,通用從去年開始向中國出口太浩車型。這些出口是通過一個名為“杜蘭特協會”的計劃進行,該計劃以一個多世紀前創辦通用汽車的創始人比利·杜蘭特的名字命名。
但這一計劃,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杜蘭特協會的出口量在通用汽車中國總銷量中占比甚至都不到0.1%。今年一季度,通用在國內共售出443000輛汽車,其中幾乎全部都是通用汽車在國內通過合資企業與本地制造商合作生產的車型。
換句話說,今天的通用進口車型,早已經在國內賣不動了。
通用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于經濟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決定重組杜蘭特協會,并相應優化通用汽車在中國的運營。”
這幾年,通用在國內可謂是非常難過。
這家美國老牌車企由威廉·杜蘭特(William Durant)于1908年9月16日創立,初期通過并購別克、奧茲汽車等品牌迅速擴張,1909年,通用汽車進一步收購凱迪拉克和奧克蘭。
在技術研發上,通用汽車也對全球車企做了許多貢獻。
1912年,凱迪拉克率先應用電子啟動器,進一步革新汽車技術;1919年通用還成立了金融公司,推出分期付款模式,助力銷量增長;到了1950年代通用汽車推出雪佛蘭Bel Air等經典車型,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市場地位。
但時過境遷,在百年之后,通用汽車遭遇了極大的發展瓶頸。
曾經,通用是國內市場的先驅汽車品牌;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里,通用汽車在國內賺取了巨額利潤,并一度與德國大眾爭奪國內汽車銷量第一的寶座。
但今天,通用汽車在國內的銷量陷入了“死亡循環”。
去年前十一個月,在國內汽車極其激烈的價格戰之下,通用汽車銷量下滑了42.5%。由于國內汽車銷量急劇下滑,這也導致通用汽車去年減少了幾十億美元的利潤。
但早些年,通用汽車的受歡迎程度,絲毫不亞于今天的特斯拉。
自上世紀進軍國內市場后,通用汽車制造了體積龐大、有許多閃亮鍍金裝飾的商務車,這緊跟市場潮流,進一步滿足了國內的商務車需求。
在當時,通用汽車旗下的別克部分車型十分緊俏,甚至一度導致車型賣斷貨。
而那時候的別克汽車,在美國早已經逐漸衰弱;但是中國市場,拯救了別克。當時的通用汽車還推出了針對國內農村的廂式貨車和皮卡,而售價僅僅只有5000美元。
從許多方面來看,通用汽車在國內的發展歷程都相當具有代表性,一個美國老牌車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國內汽車市場,然后賺得盆滿缽滿。
如果說對外開放和燃油車是通用的上坡路的話,那么通用汽車的下坡路,則始于新能源發展。
但事實上,通用汽車的高管早已經預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顯然,他們沒有抓住它。
2009年,通用汽車前總監大衛·圖勞斯卡斯在一次采訪中表示:“中國完全有能力引領新能源汽車這一領域。”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這幾年飛速發展,通用汽車相比之下,反而顯得寂寂無聲。
這其中有多種因素。
首當其沖的,還是進口稅;為了保護本國汽車產業,自2008年以來,我國對某些大型進口汽車和SUV征收差不多100%的稅率,在這樣的稅率面前,通用汽車甚至放棄了進口某些車型,例如凱迪拉克凱雷德。
而在國內,生產新能源汽車只需要繳納13%的稅。
當然,更重要的因素還在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趨勢比通用想象的快得多。
而在這個過程中,通用并沒有很好跟上這股轉型的浪潮,這也是大公司的通病。
通用汽車在國內早期的成功離不開墨菲。他原本只是通用一位中層經理,隨著職位的提升,不會說中文的墨菲在通用汽車與上汽集團合資談判團隊中擔任了重要角色。
當團隊其他成員回到美國的時候,墨菲則留在上海管理新業務。
當時我國的汽車市場還很小,1998年僅銷售了40萬輛汽車,但今天,這個數字已經來到2700萬輛。
通用合資公司早期的一個明星產品就是別克GL8豪華商務車,該車專為企業打造。這款車于1999年推出,該車設計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車內空間,同時車身也足夠小,不至于被劃定為商用車并在擋泥板上被貼上黃色標貼。
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這款別克GL8豪華商務車歷經數代,仍然備受市場歡迎。
到了21世紀初期,別克又推出了另一款熱賣車型,這就是別克君越。當時的通用汽車高管注意到,許多買車的人會聘請專職司機,自己則坐在后座。
通用汽車為此和上汽集團合作設計了一款君越車型,為后座乘客提供了更大的腿部空間。
此后,通用汽車在國內開始走下坡路。
2007年,就在混合動力君越上市的同一年,前奧迪工程師萬鋼被任命為科技部長,作為“新能源汽車之父”,萬鋼在這一崗位上工作了11年,為我國汽車工業向電動化轉型做了巨大貢獻。
此后,通用汽車也曾推出多款插電混動汽車,但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導致其車型在市場中失去競爭力。
而新冠病毒,則成了最后的導火索。
2020年,通用汽車幾乎將全部外籍員工及其家屬從國內撤離,大眾和其他制造商也采取了同樣的措施,在這些汽車企業撤離的同時,國內汽車制造商則投入巨資,大力創新。
由此,我國新能源汽車也開始迎來黃金時代。
到今天,我國汽車制造商已經主導了國內汽車市場,通用汽車的合資伙伴上汽集團就是其中最成功的車企之一。
當然,也不僅僅是通用汽車,所有外國汽車制造商都顯得嚴重落后。在我國市場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和插電式混動車中,有超過五分之四都是國產品牌。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或許正如一位新能源汽車咨詢公司顧問所說,“所有的外國汽車制造商,都對中國企業擁抱創新的能力持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傲慢態度。”
只有潮水褪去,才發現外國汽車品牌都在“裸泳”。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