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尺寸更換圖片
“從來佳茗似佳人”,蘇軾這句詩道盡了茶的妙韻。可去年在茶葉市場,我卻鬧了笑話 —— 把碧螺春當鐵觀音買回家,被懂茶的爺爺好一頓笑。這事兒說起來不怪咱,實在是兩者名氣太大,好多人跟我一樣分不清。福建茶農陳叔拍著大腿說:“傻丫頭,這倆就像南方姑娘和北方妞,性子差老遠呢!” 今兒就把陳叔教我的干貨掏出來,5 招讓你秒變選茶高手。
一、出生地大不同,一方水土一方茶
先說說它們的 “老家”。鐵觀音是福建安溪的 “土著”,那兒群山環抱,云霧多到能擰出水來。我去過安溪的茶園,茶樹長在紅壤里,像泡在天然營養液里。陳叔說:“安溪的山就像暖被窩,鐵觀音得在這兒睡夠了,才有那股子巖骨花香。” 而碧螺春呢,是江蘇太湖洞庭山的 “嬌小姐”,茶樹和果樹做鄰居,枇杷、楊梅的香氣全鉆進茶葉里。去年春天在洞庭山,茶農王阿姨指著茶樹說:“咱這兒的茶喝著果香,全靠果樹給‘喂’出來的。”
兩地的采茶風俗也有意思。安溪采鐵觀音,得等太陽曬得葉子微卷才下手,茶農們唱著山歌上山,講究 “午青品質高”。我試過跟著采,午后的茶葉摸起來有點糙,陳叔說這是 “曬青剛好”。而洞庭山采碧螺春,講究 “明前嫩芽”,天不亮就得上山,姑娘們戴著斗笠,指尖捏著新芽,王阿姨說:“芽尖帶絨毛的才夠嫩,像嬰兒的小手指。”
二、長相脾氣各異,一眼看穿真面目
看干茶就像看人臉。鐵觀音的葉子卷成球,像揉皺的墨綠綢緞,表面還有砂粒感。陳叔教我捏一捏:“好的鐵觀音拿在手里沉手,像攥著小石子。” 我上次買的次貨就輕飄飄的,泡開后葉子顏色發黃。碧螺春則是蜷曲的螺形,渾身披滿白毫,像裹了層薄雪。王阿姨抓起一把給我看:“你瞧這芽頭,像不像麻雀的舌頭?” 對比著看,鐵觀音像粗獷的北方漢子,碧螺春則是秀氣的江南女子。
泡開后更不一樣。鐵觀音的葉子展開像大手掌,綠中帶黃,葉脈清晰得像地圖。陳叔泡的茶,葉底能看到 “綠葉紅鑲邊”,這是搖青時邊緣輕微發酵的緣故。而碧螺春泡開后,芽葉嫩得能透光,湯色綠中帶黃,像春天的湖水。王阿姨說:“好的碧螺春,芽頭會在水里站著,像小士兵排隊。” 我試過一次,真有幾根芽頭豎著,特別有意思。
三、香氣滋味大比拼,喝一口就忘不了
聞香就像聞香水。鐵觀音的香氣是 “霸道總裁” 范兒,開瓶蓋就能聞到蘭花香混著炒米香,泡開后香氣往腦子里鉆。陳叔家的老樅鐵觀音,泡到第五泡還有奶香,他說這是 “觀音韻”。我有次喝到一款廉價鐵觀音,香氣刺鼻,陳叔說那是 “香精味,喝不得”。碧螺春的香氣則是 “小家碧玉”,開罐是清新的花果香,像走進果園,泡開后香氣柔和,喝一口仿佛含著花瓣。王阿姨泡的明前碧螺春,杯蓋一掀開,滿屋子都是枇杷香,讓人直咽口水。
滋味更是天差地別。鐵觀音喝起來先苦后甜,茶湯像絲綢滑過喉嚨,回甘里帶著點澀,陳叔說這是 “巖骨花香” 的體現。我第一次喝不懂,覺得苦,陳叔讓我含一口在嘴里,過會兒甜味就從舌根冒出來了。碧螺春則是鮮爽甜潤,茶湯一入口,舌尖就像被泉水洗過,沒有澀味,只有清甜。王阿姨教我小口喝,說:“這茶得慢慢品,像嘗蜜一樣。”
四、泡法講究不同,喝對了才夠味
鐵觀音的泡法像 “煮茶論英雄”。陳叔用紫砂壺泡,水溫得 100℃滾開水,第一泡洗茶要快,“喚醒茶葉”。他說:“泡鐵觀音得用蓋碗,聞香杯和品茗杯都不能少,喝的就是那股子儀式感。” 我試過用玻璃杯泡,香氣散得快,還是紫砂壺泡的夠味。碧螺春則要 “溫柔以待”,王阿姨用 80℃的山泉水,先倒水再放茶,“上投法” 能保住嫩芽。她指著玻璃杯說:“你看這芽頭在水里舒展,像跳舞一樣。” 我照做了一次,果然比直接沖茶葉好喝,嫩芽也沒被燙壞。
喝茶的民俗也有講究。安溪人喝茶,講究 “關公巡城”“韓信點兵”,倒茶時要來回倒,最后幾滴要滴干凈,陳叔說這是 “茶湯均勻,不厚此薄彼”。去年在安溪做客,主人家不停給我倒茶,我喝到第三杯就飽了,惹得大家直笑。洞庭山喝茶則更隨意,王阿姨說:“咱這兒喝茶就像喝水,沒事就泡一杯,跟鄰居聊天也帶著茶杯。” 有次去她家,她端出碧螺春配著枇杷干,邊吃邊喝,特別愜意。
五、選錯茶傷錢包,老茶農教你避坑
買鐵觀音要記住 “三看”。一看顏色,墨綠帶霜的好,發黃發白的次;二聞香氣,蘭花香純正的好,刺鼻的差;三摸葉底,柔軟有彈性的好,硬邦邦的差。陳叔偷偷告訴我:“現在有些商家拿外地茶冒充安溪鐵觀音,你問他是不是‘正味’‘消青’,答不上來的準是假的。” 我上次買茶就用了這招,老板支支吾吾,果然是冒牌貨。
選碧螺春要認 “三綠”。干茶綠中帶黃,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嫩綠明亮。王阿姨說:“洞庭山碧螺春有絨毛,泡開后杯子里會有‘毫渾’,這是好東西,不是臟。” 我之前不懂,看到毫渾以為茶臟,差點扔了,現在想想真傻。還有,別信 “嚇煞人香” 的野路子,正宗碧螺春香氣清雅,不會刺鼻。
茶如人生,喝對了才舒服
寫這篇文章時,桌上正擺著鐵觀音和碧螺春。左邊的鐵觀音像個老朋友,厚重沉穩,適合周末午后慢慢品;右邊的碧螺春像個新朋友,清新靈動,適合上班時來一杯提神。陳叔和王阿姨的話在耳邊回響:“茶沒有好壞,只有合不合適。”
你平時愛喝什么茶?有沒有認錯茶的糗事?評論區分享一下,讓大家都學學。最后記住:鐵觀音看產地、香氣、葉底,碧螺春認三綠、絨毛、花果香。下次買茶帶上這篇文章,保準不踩坑。要是喝到好喝的茶,別忘了 @我,咱們一起聊聊茶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