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三伏,乃一年中最為炎熱潮濕之季。持續的酷暑高溫與濕氣交織,人體易感外熱內濕,加之空調冷氣侵襲、冷飲頻進,脾胃功能往往不堪重負,易生不適。近來收到很多問題:
“暑熱難耐,喝什么茶既能解暑又不傷及脾胃?” “飲食如何選擇可兼顧祛濕與避免體重增長?” “身重體倦、食欲不振,可有調理之法?”
有感于此,特此分享個人經驗:四款適宜三伏時節品飲的茶類,以期助各位安然度夏,養身怡情。
四款適宜茶飲,各具調養之效:
烏龍茶:消食化滯,調和脾胃
烏龍茶屬半發酵茶類,其特有的茶多酚與芳香物質,具有良好的消解油膩、促進消化之功。尤適宜于燒烤、火鍋等飲食之后,緩解脘腹脹滿之感。推薦選擇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叢等品類。沖泡宜用約95℃熱水,前幾道可快速出湯(約10秒),其回甘迅捷,能有效滌除口中膩感。品飲片刻,常感胃脘舒緩,氣息亦帶清雅芬芳。
推薦品類: 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叢。
沖泡要領:
擇器: 首選白瓷蓋碗或紫砂小壺,利聚香觀色。
水溫: 95℃左右沸水為佳,激發高香與內含物質。
茶水比: 約1:15至1:20(如110ml蓋碗投茶7-8克)。
醒茶: 沸水快速潤茶一遍即棄,喚醒茶質。
出湯: 關鍵! 前3-4泡注水后即刻加蓋,約10-15秒快速出湯,避免久浸苦澀。其后可依滋味濃淡逐泡延長5-10秒坐杯時間。其回甘迅捷,能有效滌除口中膩感。品飲片刻,常感胃脘舒緩,氣息亦帶清雅芬芳。
普洱熟茶:溫養脾胃,潤澤腸道
普洱熟茶經后發酵工藝,富含益生菌成分,茶性溫和醇厚,能溫暖脾胃而不顯刺激,是應對夏日貪涼傷胃的佳品。勐海熟普、宮廷普洱皆為上選。建議于餐后半小時左右品飲,取茶約6克,沸水快速潤洗(醒茶)兩遍后正式沖泡。飲后若聞腹中微鳴,是益生菌群活躍、促進腸道運化的良性反應。
推薦品類: 陳期三年以上、工藝到位的勐海熟普、宮廷級或特級料。
沖泡要領:
擇器: 紫砂壺(保溫聚香)或厚壁蓋碗皆宜。
水溫: 務必使用100℃沸水,方能充分激發其醇厚內質。
茶水比: 約1:20至1:25(如150ml壺投茶6-7克)。
醒茶: 尤為重要! 沸水注入,快速倒掉(洗茶),重復兩遍,旨在滌凈倉儲氣息、喚醒茶性,使后續茶湯更純凈醇和。
出湯: 醒潤后正式沖泡。前幾泡注水后約5-10秒即可出湯(視個人濃淡喜好)。熟普耐泡,后續可適當延長坐杯時間。湯色應紅濃明亮。餐后半小時品飲,飲后若聞腹中微鳴,實乃益生菌群活躍、促進腸道運化之良性反應。
六堡茶:祛濕利水,提振精神
廣西梧州六堡茶,或含有“金花”(冠突散囊菌)的安化黑茶,其特殊菌群具有良好的祛濕化濁、消解油膩之效,正應對三伏濕困之弊。可采用煮飲法:冷水投茶,煮沸后續煮約3分鐘,湯色紅亮澄澈,待其溫熱或放涼飲用,祛濕之功不減。常飲之,可覺身體微微汗出,濕濁漸消,精神亦隨之清爽,體重或有良性變化。
推薦品類: 廣西梧州傳統工藝六堡茶,或含豐富“金花”的安化黑茶。
沖泡要領(推薦煮飲法,效更顯):
煮茶法: 取茶5-7克,置入煮茶壺(玻璃、陶壺均可),加入冷水約500ml-800ml。冷水入茶同煮是關鍵,使內含物質隨水溫上升緩慢析出。大火煮沸后轉文火,保持微沸狀態煮約3-5分鐘,至湯色紅亮透澈即可離火??沙脽崞凤嫞嗫纱渥匀粵鲋脸仫嬘茫顫裥Ч粶p)。此法析出充分,口感醇滑飽滿。
蓋碗/壺泡法: 亦可使用蓋碗或壺沖泡。投茶量略多于熟普(茶水比約1:15-18),100℃沸水,醒潤1-2遍。前幾泡快出(10-20秒),后續可延長。湯感較煮飲略薄,然祛濕之效依然顯著。常飲之,可覺身體微微汗出,濕濁漸消,精神亦隨之清爽。
老白茶:清潤生津,寧心除煩
陳年壽眉等老白茶,經時光轉化,茶性趨于平和,不寒不燥。其湯感醇厚甘潤,常帶有藥香、棗香或陳韻,具有生津止渴、清心除煩、安神助眠之效。于午后或晚餐后,取適量以沸水沖泡或保溫杯悶泡,小口慢啜。其溫潤甘甜可有效緩解暑熱帶來的口干舌燥與心緒不寧,猶如為燥熱的身心注入清泉,有助于夜寐安寧。
推薦品類: 陳期三年以上的壽眉、貢眉,或白牡丹。
沖泡要領:
擇器: 蓋碗、紫砂壺或陶壺均可,保溫杯悶泡亦佳。
水溫: 100℃沸水,充分釋放其陳化內質。
茶水比: 蓋碗/壺泡約1:20-25(如120ml蓋碗投茶5-6克);悶泡可減至1:100左右(如2克茶配200ml水)。
醒茶: 沸水快速潤茶一遍,棄去。
出湯:
蓋碗/壺泡: 注水后稍候片刻(約20-30秒),待茶葉舒展,緩緩出湯。老白茶內含物釋放較慢,前幾泡可稍延長浸泡時間(30秒至1分鐘),后續逐泡延長。湯色由淺黃漸至橙黃、琥珀色,滋味愈顯醇厚。
悶泡法: 特別適合夏日便捷飲用。取適量茶葉置保溫杯,沸水注滿,旋緊杯蓋,悶泡至少30分鐘至1小時以上,或放置數小時。茶湯甜潤稠滑,藥香棗香濃郁。于午后或晚餐后,小口慢啜,其溫潤甘甜可有效緩解暑熱帶來的口干舌燥與心緒不寧,猶如為燥熱的身心注入清泉,有助于夜寐安寧。
三伏養生之要,在于顧護脾胃。 以上四款茶飲,分別從消食導滯、溫養脾胃、祛濕利水、清潤安神等不同角度進行調理;而避免寒涼傷胃、肥膩礙脾、生冷生濕之食,則是減少外部對脾胃的損害。內外兼調,方能在炎炎夏日保持身體清通、神清氣爽。謹以此建議,供各位參考,愿大家安然度夏,身心康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