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SCBA體院杯三四名決賽,成都體院和上體院的拼殺其實一開始球迷就沒太多期待,畢竟這種排名賽更多時候是走過場,結果張明池直接把場面打熱了,14中18、30分10板,這種數據放哪都算現象級了,更別說他還是廣東男籃的輪換中鋒,場下看熱鬧的球迷難免要問一句,廣東隊到底怎么用人的,張明池在CBA打得跟透明人一樣,怎么到了體院杯就像降維打擊一樣,把對手內線按在地上摩擦,這背后的門道還真不少。
首先得承認,張明池這場的表現確實是打出了身價,進攻端幾乎無解,各種強吃、補籃、外線投射都來,內線的統治力一點不虛對面,甚至還能送出幾次助攻,觀眾席上不少教練都搖頭感嘆,這貨擱CBA咋沒機會呢,其實原因不復雜,本賽季CBA外援四節人次新規一出,廣東隊主打無限提速,內線輪換空間被壓縮,張明池的機會自然少了,和他競爭的徐昕、王少杰、黃明依這些年輕中鋒,身高臂展更突出,天賦肉眼可見,張明池身體強硬但爆發力和橫移吃虧,偶爾被人對噴一句“扛不起廣東內線,也不是全無道理。
但問題來了,體院杯這種級別,張明池簡直就是物理外掛,比賽節奏慢、對抗強度低,基本功扎實的球員反而能打出最大優勢,這就像讓NBA球員去打NCAA,場面不翻天才怪,這種降維感其實很能說明廣東隊內線的尷尬,季后賽被山西男籃爆錘、場均凈負25分,防守端被大外援無限針對,王少杰尺寸不夠、莫蘭德自主進攻能力拉胯,杜鋒怎么排兵布陣都覺得別扭,球迷經常吐槽廣東內線擺爛,明明板凳上坐著張明池,就是用不上。
回頭看張明池這場的發揮,最吸引人的不是得分而是效率,14中18,外線空間拉開后幾乎沒有浪投,籃下終結也扎實,甚至還秀了幾次三分,這種空間型中鋒在CBA其實挺稀缺,廣東隊巔峰時期靠雙小外援無限提速,內線就是需要這種能夠跟得上節奏、還能偶爾外拆的空間點,本賽季廣東外援配置拉胯,進攻打不開,杜鋒用人又保守,張明池這種邊緣人就更難翻身,很多老球迷都明白,廣東隊不是沒人,只是沒用好。
再說一句公道話,徐昕雖然天賦爆表,但體能和對抗還是硬傷,杜鋒用他一直小心翼翼,生怕傷了耗不起,王少杰進攻端天賦有限,防守被針對,黃明依還嫩,張明池這種基本功扎實、身體強硬的藍領反而成了穩定器,關鍵時刻能頂住壓力,這就是廣東隊目前最缺的東西,誰都知道靠外援打天下不現實,內線要有自己的核心,廣東過去靠易建聯,現在真空期只能拼拼湊湊,張明池只要稍微有點提升,完全有機會逆襲成主力。
說實話,張明池這場爆發之后,杜鋒不可能視而不見,本賽季廣東隊被山西爆冷出局,管理層肯定要大換血,外援配置怎么搞還不確定,內線本土輪換肯定要重新洗牌,張明池不僅沒被朱芳雨裁掉,而且在體院杯還打出存在感,這就是最好的回應,很多網友喜歡點贊回懟,說張明池“CBA透明人,但真要拼起來,他的籃下終結和空間能力比不少CBA本土中鋒都靠譜,關鍵是心態穩,敢打敢拼,不怕臟活累活,杜鋒下賽季要是能重用他,廣東隊內線絕對有戲。
當然,球迷們也別盲目樂觀,張明池能不能撐起廣東隊的內線,還得看他休賽期怎么調整,體院杯的對抗說到底還是次一級,CBA內線的壓力完全不一樣,尤其是遇到遼寧、廣廈這些強隊,張明池的短板就容易被放大,不過有一說一,廣東隊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天賦怪,而是“能用的人,能抗能打能頂住壓力的藍領,哪怕不是全明星,只要穩定輸出,就是最香的那個。
最后總結一句,張明池這場的表現給廣東隊內線爭了一口氣,也給杜鋒出了一道選擇題,下賽季廣東隊大概率會繼續引進得分型小外援,雙小外援體系回歸的同時,本土中鋒位置必然要洗牌,徐昕、王少杰、張明池誰能真正站穩腳跟,還是要看誰更扎實、誰更能抗壓、誰更能適應廣東的節奏,張明池這場“降維打擊只是開始,接下來要在CBA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硬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