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老白第120篇原創筆記
前言
曾看過個視頻:
打工人下班在停車場偶遇老板,看到老板那臺豪華座駕,打工人不禁流露出向往的眼神。
老板見狀,拍了拍他肩膀,說:“加油,只要你一直努力工作,我相信...”
話音未落,打工人搶答:“我也能擁有同款?”
老板搖搖頭,說:“不,是我明年就能換一臺更好的。”
段子很扎心,又很真實。在我看來,打工人最愚蠢的行為不是做錯事,說錯話,而是:共情老板。
01 向上社交只是個幻覺
前陣子看了一個脫口秀視頻,主題是:
“向上管理”是一個偽命題,但又不得不做。因為只有向上看,鍋掉下來時,你才來得及躲開。
如果說向上管理還有跡可循,那向上社交,就只是個幻覺。
國外的“六度分隔理論”指出:世界上任何2個毫不相干的人,最多只需要6個中間人作為鏈接,就可以建立起聯系。
我相信你不用經過那么多層,就可以直接聯系到老板,但你不妨試試越級匯報,看老板是個什么態度?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因為老板訴苦而產生同情,也不要因為老板勉勵而感恩戴德,更不要以為自己貸款借給老板,就能共渡難關。
職場關系的本質永遠都是價值互換,而不是情感交換。
向上社交的入場券,也永遠是實力,而不是因為共鳴。
02 立場不同,觀念無法相融
高考即將來臨,張雪峰卻突然宣布暫停直播2個月,含淚說道:“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在網上出現了”。
對于他的貢獻,老白不敢置評,大家見仁見智。但有一點,千萬別忘了:
他終究是個商人。
在綜藝節目中,有位管理人員大偉,向張雪峰提出升職加薪請求,始終沒得到回應。來回拉扯數次后,張雪峰終于抽空和他坐下來聊。
大偉說,自己努力工作多年,水平不比那些空降高管甚至張雪峰本人差,但空降高管薪水都比他高幾倍,自己沒得到應有回報。
張雪峰答道:“壓力大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大家都一樣”;“你覺著你行,你為什么不爭取?”;“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你得先提升自己”;“你不是沒有機會,而是你沒準備好”。
最后,張雪峰說:“如果你真的有困難,我可以先從個人幫你把房貸車貸補上,但你不能只為了錢而工作?!?/p>
在我看來,這件事情沒有誰對誰錯,只是因為打工人和老板立場不同,觀念永遠無法相融。
記住,商人天性是逐利,從不信奉同情和憐憫,所以,你又憑什么為他們共情?
03 與其共情老板,不如理解老板
字節跳動老板張一鳴在演講時說道:
“同理心是理解他人,同情心是背負他人。”
職場上,和老板對著干沒有好下場。所以,你該做的是:
理解立場,而不混淆立場。
所有老板真正需要的,從來不是泛濫的同情心,而是高效的產出價值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老板聲稱資金壓力大,別急著在降薪協議上簽字,更該想想如何優化流程,降低成本,以免治標不治本;
當老板抱怨市場環境差,別想著藏起報銷單自己墊,更要琢磨如何挖掘現有客戶潛力,或是開辟新的戰場。
王陽明曾說:“人須在事上磨煉,做功夫乃有益。”
共情老板,你收獲的只有善心;理解老板,你同時也在修煉思維,更能得到全方位提升。
寫在最后
《繁花》劇中的寶總說:
“生意是生意,情分是情分?!?/p>
如果說,打工人最愚蠢的行為是把生意和情分混為一談。那么,最大的清醒就是:
永遠清楚自己為什么被需要。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