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公歷6月5日至7日交節。標志著夏季的第三個階段,降雨量顯著增加,多地進入梅雨季節,空氣濕度也隨之增大。紹興南部山區攔截的高耐酒精度的細菌-乳酸菌、酵母菌隨著雨水匯聚到鑒湖水中蓄積,接入到酒藥制作、麥曲制作、浸米、投料中。
芒種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時節。“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壟黃。”白居易將芒種時節麥收的繁忙之態描繪得真切又生動。南方種稻與北方收麥之時,農事上開始繁忙。“芒種”也稱為“忙種”。芒種節氣對紹興黃酒來說,不僅意味著制曲用的小麥真正的成熟了,優質的小麥將為制麥曲提供最佳的原料,為酒香增添更濃郁的滋味。芒種期間、端午節前后紹興的空氣潮濕,溫度適宜,是微生物活躍、復雜的時期。夏日雖炎熱,然有黃酒作伴、且聽蟬鳴聲,留一份耙前余溫一份后酵恬淡,一份修壇偷閑一份原酒純真,依舊能釀出一份面對生活的熱情。
芒種節氣,玉蓮浮清塘。初荷長出了一片片新鮮的葉子,水珠在新出的荷葉上滾動,晶瑩剔透。
早稻抽穗,雙季晚糯秧瘋長。在紹興芒種節氣,單季糯稻插秧忙,為冬季釀造黃酒儲備核心原料。
在芒種時節,氣溫高、濕氣重,適量飲用黃酒可以幫助身體適應炎熱的天氣,提高抵抗力。可以緩解暑熱帶來的不適,還能通過其豐富的營養成分滋養身體。芒種濕熱易侵脾胃,中醫認為黃酒性溫,可通經絡、散濕氣。此時適量飲用陳年黃酒,符合"春夏養陽"的養生理念。
總之,芒種對紹興黃酒而言,既是單季糯稻播種的農時關口,亦是微生物滋長的自然窗口,更是"天釀合一"釀造哲學的體現。這種跨越千年的節氣呼應,詮釋了紹興黃酒"尊天時、重地利"的文化基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