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 6.22
第2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陀 螺 電 影
@ToroScope
本文介紹順序:
華語影人
回顧單元
電影節新片
(戛納/柏林/鹿特丹/東京/洛迦諾)
日影
港影
經典老片
祝大家明天搶票順利
上海見!
第二十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即將于6月5日(也就是明天)中午正式開票。作為華東一年一度的影迷盛事,本屆上影節帶來了比往年更加豐富多元的片單,風格題材橫跨全球,足以令人目不暇接。我們整理了截至目前值得關注的影片清單。
盡管這份推薦已達到70部,但它遠遠無法涵蓋所有精彩。希望這份片單能為你提供一個大致的方向,而真正的驚喜還是要靠每位影迷親自去發掘——找到那部只屬于你的電影,收獲只屬于你的感動。
2025年上影節競賽單元精彩紛呈,尤其是國片方面非常值得關注。今年上影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對青年影人的扶持和關注,這點尤其體現在競賽單元方面。
主競賽單元方面,青年導演仇晟新片《比如父子》是本屆的一大熱門影片,仇晟導演的前作《郊區的鳥》曾于2018年入圍洛迦諾當代影人單元,也曾在2021年進入中國院線公映,此次他帶來的是據稱是非常不同于以往的體驗,令人十分期待;
王通執導的《長夜將盡》匯集萬茜、饒曉志等重磅卡司,講述一個充滿悲劇力量的保姆兇殺故事,二人有非常精彩的對手戲,值得關注;
亞洲新人單元方面,卞灼執導的《翠湖》、程亮執導的《逆風而行》、邱玉潔執導的《7天》、史任飛的《夏墜》、方亮的《去看大海》各具特色和亮點,ta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展現了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議題,體現出青年人對現實世界的關注;
華語新風單元里,我們則能看到《水東游》《月光里的男孩》《開始的槍》《植物學家》《彷徨的女人》等多部早前曾經入圍世界各地重要影節影展的影片將與上海觀眾見面,幾部影片都以非常風格化的、充滿能量和活力的方式對過去與當下世界進行了深入探索,相信進入影院體驗的觀眾肯定不會失望。
動畫方面,李文愉執導、入圍今年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單元的動畫作品《燃比娃》也加入到展映隊列,觀眾可以在影院大銀幕領略到今年最具風格,最有視覺感染力的動畫作品。
當然,華語電影除了青年創作者之外,更成熟創作者的作品同樣不容忽視。這里有兩部影片非常值得關注:
其一是本屆上影節開幕片,由香港導演陳可辛執導的影片《醬園弄·懸案》。《醬園弄》去年曾于戛納電影節非競賽單元首映,今年開始將以上下兩部的方式與中國內地觀眾見面。本次展映的《懸案》長度是96分鐘,這也意味著兩部時長總和將遠超戛納版,為中國觀眾帶來更多內容,觀眾可以保持強烈期待。
此外,主競賽單元還有曹保平導演帶來的新作《脫韁者也》。影片講述世紀之交,背井離鄉的馬飛重返天津,在種種不盡如意的遭遇下“拐走”外甥李嘉文,舅甥就此踏上一段“離經叛道”之旅。曹保平近年以來一直保持穩定的創作步伐,上一部作品《涉過憤怒的海》也讓眾多院線觀眾心有戚戚,相信這部新作同樣會有不俗的口碑。
由于上影節單元眾多且互有交叉,接下來我們就打亂單元,以更加直觀的方式為大家梳理一份總體片單。
首先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閉眼可搶的回顧單元,在這些單元中,幾乎每部電影都值得一看,沒有哪一部是看完會后悔的。今年的三個回顧單元都相當重磅,包括成瀨巳喜男與市川昆單元、走進大衛·林奇的夢境單元、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爾達單元,三個單元幾乎囊括了四位導演最重要的作品,如成瀨的《浮云》《情迷意亂》,市川的《細雪》;大衛·林奇的《橡皮頭》《藍絲絨》《穆赫蘭道》《內陸帝國》(均為4K修復版);阿涅斯·瓦爾達的《五至七時的克萊奧》《拾穗者》以及短片集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常看常新的經典名作,也是大銀幕上不可多得的機會,所以我們也就不過多進行單個介紹了,祝大家搶票好運。
接下來我們進入電影節新片部分。“戛納零時差”是每年上影節最受矚目的部分之一,今年上影節到目前為止公布了十部2025年戛納影片,其中包括三部主競賽單元電影:一是《年輕母親之家》,影片由比利時傳奇導演組合達內兄弟執導,也是二人第一次嘗試群像敘事,榮獲本屆戛納最佳編劇獎,
二是由日本導演早川千繪執導的影片《雷諾阿》,影片以一個女孩的視角講述了一個三口之家逐漸解體的故事,令人感動又感慨;
三是由德國導演瑪莎·施林斯基執導的影片《望向太陽》,影片講述四代女性在同一所房屋內發生的故事,為今年戛納主競賽單元第一部作品,影片一經放映即引爆全場,最終與《接近終點》共同獲得戛納評審團獎;
兩部“一種關注”單元電影,分別是由石川慶執導的《遠山淡影》,影片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同名小說,以及由突尼斯導演埃利奇·謝希里執導的影片《給她一片天空》,謝希里的作品《無花果樹下》曾于2022年入圍導演雙周單元,此次的新作講述科特迪瓦三姐妹共居突尼斯,各自面臨生存壓力的感人故事,對女性題材感興趣的觀眾可以速速下手。
“導演雙周”單元的三部作品:日本導演李相日執導的《國寶》、日本導演團塚唯我執導的《新的景色》和澳大利亞導演肖恩·伯恩執導的影片《危險動物》。《國寶》改編自吉田修一同名小說,以三個小時的篇幅講述了日本歌舞伎大師一生的坎坷經歷。后兩部作品一部文藝一部類型,一部探討家庭代際,另一部則狂飆腎上腺素,雖然風格不同,但都非常值得觀看,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戛納導演雙周單元選片思路之開闊。
最后,來自“影評人周”單元、獲得金眼睛獎(最佳紀錄片)的影片《近鄉記》和提名金攝影機獎(最佳長片首作)的動畫作品《彩虹》也登上直通車。
前者講述了一個車臣人的故事,一點點從個人問題滲透到家庭,最終滲透到整個民族的戰爭悲劇,非常流暢動人,
后者則被戛納前線觀眾戲稱為“法國版《千與千尋》”。
除了戛納之外,今年上影節還將展映很多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的驚喜好片。
這其中就包括柏林金熊獎作品《夢》,影片由挪威導演達格·約翰·豪格魯德執導,也是“性愛夢三部曲”的終章,對另外兩部作品感興趣的影迷朋友也可以提前補片,不過這三部作品并沒有情節上的關聯性,所以不補也可以放心觀看。
洪常秀的新作《大自然對你說了什么》在本屆北影節驚喜亮相,在柏林獲得了超高口碑,而搭配另一部去年洛迦諾主競賽本次同樣加入上影節展映的影片《在溪邊》一起食用口味更佳。
兩部早前在北影節放映過的柏林爆款影片、榮獲主競賽單元評委會大獎的《天空的另一面》和視點單元影片《巴黎夏日》也移步上影節,影迷朋友們絕對不能錯過。
此外,入選柏林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的作品《我一無所有:朗茲曼的〈浩劫〉》《小島》以及全景單元影片《胡加爾的一天》也散布在上影節各個單元中,影迷朋友們可以自行選擇觀看。值得注意的是,本屆上影節也將放映影史巨作、猶太人大屠殺題材紀錄片《浩劫》,有勇氣挑戰九個半小時時長的朋友們,一定要在影院里欣賞這部偉大的作品,肯定是一生一次的體驗。
今年鹿特丹電影節的幾部影片同樣值得關注。其中包括主競賽單元的《鄧南遮占領阜姆自由邦》《在我父母家》《且聽風言》《她的青春搖擺時》四部影片,以及入選海港單元的《風之精靈艾莉爾》。其中第一部影片榮獲本屆鹿特丹電影節金虎獎,其他的影片也各有來頭、部部精彩。鹿特丹以豐富多彩的實驗性著稱,對獨一無二的敘事方法、奇形怪狀的敘事結構、充滿奇想的視聽手法感興趣的影迷朋友,上述幾部作品都不容錯過。
時間再往前推,東京國際電影節也為我們奉獻了影片《白天是阿波羅,晚上是雅典娜》,該片入選東京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并獲得最佳影片獎,通過一個女孩尋母的當代故事,牽連出這座城市的眾多政治社會悲劇,是非常具有情感力量和歷史縱深的一部作品,該片今年也進入了北影節天壇獎最佳影片角逐。
除了上面提到過的《在溪邊》,還有兩部來自去年洛迦諾電影節的影片非常值得關注,它們分別是來自主競賽單元、本·里弗斯執導的影片《林中空地》和來自當代影人單元并榮獲最佳新導演獎的作品《花見》,兩部作品將以不同的方式挑戰觀眾的感官。
每年上影節的日影部分都會帶來眾多驚喜,今年也不例外。
除了上面我們提及的戛納直通車中的幾部重磅日影之外,本屆上影節也帶來了吳美保導演新作《普通的孩子》,導演去年的作品《我生活的兩個世界》也提名了金爵獎最佳影片;
三池崇史的新作《捏造》,講述轟動全日本“史上最惡劣的‘殺人教師’”的故事;
岸善幸去年的新作《日落日出》,影片由菅田將暉主演,二人早前合作的巨作《啊,荒野》曾經廣受好評;
松居大悟今年的新作《重寫》,影片將于6月13日在日本公映,上影節觀眾也將無時差觀看到這部影片。
此外,筆者也關注到兩部非常值得重看的修復佳作:其一是4K修復版《琳達!琳達!琳達!》,這部由山下敦弘執導、裴斗娜主演的影片曾獲得當年《電影旬報》年度十佳第六、《映畫藝術》年度十佳第一的佳績;另一部是4K修復版《扶桑花女孩》,影片由上文提到的《國寶》導演李相日執導,曾一舉獲得日本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在內的六項大獎,喜愛日影的觀眾絕對不容錯過。
至此我們已經推薦了53部影片,但對于精彩紛呈的2025年上影節來說,推薦還遠遠沒有結束。
港影方面,由徐克執導的影片《上海之夜2024》堪稱重磅,影片以20世紀40年代的戰時上海為背景,由陳冠中及杜國威編織了一個苦甜交織的愛情故事。本片不僅作為電影工作室的“創業之作”具有重要意義,也在徐克和施南生監督下,于博洛尼亞修復后重煥生機,去年入選戛納電影節“戛納經典”單元。
此外,同樣由徐克執導,張國榮、袁詠儀、鐘鎮濤、趙文卓等主演的《金玉滿堂》以及第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父子情》均加入本屆展映。新片方面,去年入圍釜山電影節的《虎毒不》以及獲得202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新晉導演獎紀錄片《香港四徑大步走》都將給觀眾帶來最新的感動與思考。
最后,我們也不能落下本屆上影節最值得一看的老片們:
法國動畫大師阿內·拉魯神作《時間之主》最新修復版;
被翻拍借鑒無數次、由德國電影大師F·W·茂瑙執導的表現主義神作《諾斯費拉圖》;
阮玲玉生前出演的最后一部作品、蔡楚生執導的影片《新女性》;
大衛·里恩代表作之一、第一屆戛納電影節入圍作品《相見恨晚》;
美國電影大師羅伯特·奧特曼巔峰代表作《三女性》;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自言超越《教父》的第二部金棕櫚作品《竊聽大陰謀》;
改編自斯坦尼斯拉夫·萊姆原作、啟發庫布里克創作《2001:太空漫游》的捷克斯洛伐克科幻電影《伊卡利號:航向宇宙終點》;
科恩兄弟的名作、4K修復版《謀殺綠腳趾》。
電影節的魅力,往往就在于那些偶然闖入視野、卻久久留在心里的作品。我們提供的這份片單只是一個起點,希望它可以成為這份洶涌的上影節片單中的一個小小坐標。愿你在這個夏天,在上海的每一個放映廳里,遇見意想不到的驚喜。
/The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