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應該是波蘭人最不想來旅游的中國城市。
如果說建筑是時代無聲的宣言,那在海瀾之家總部的語法里,全是元首味兒。
讓人看了直呼“猶點意思”。
大樓前文藝復興雕塑威嚴聳立,硬朗的立柱林立有序,莊嚴的灰白石材建筑面上插滿熟悉的紅底黑白三色旗。
滿滿的中式第三帝國風讓人還以為到了柏林的帝國國會大廈。
就連這里的安保人員各個都站的筆直,束腰皮帶、大皮鞋加上左臂徽章德味十足。
“這是要征服服裝界的第三帝國嗎?”
似曾相識的場景讓旁邊的路燈都不自覺的抬成45度。
門口的三輪車都不自覺的擺成了那位故人的模樣。
到了晚上,這座雄偉的建筑點起燈來金光四射。
一不小心就讓人覺得1940年“巴巴羅薩計劃”的雷霆行動就是從這里開始排練的。
這些建筑很難讓你不去猜想海瀾之家老板是不是當年也有個美院夢?
現在沒事可能還會去小酒館跟人談談他的理想。
海瀾之家總部大樓采用的新古典主義建筑審美,顛覆了人們對服裝企業總部的想象。
走進總部內部,更是讓人產生了夢回1939的歷史錯亂感。
氣派的雅典大理石柱撐起恢弘的大門,隨處可見的紅黑白三色旗莊嚴十足。
更讓人驚嘆的是那長達數百米的梵蒂岡弧形走廊。
加上巴黎圣母院式的半圓穹頂壁畫和威尼斯玻璃彩窗讓整個室內都熠熠生輝。
相傳,這座總部開會都在地下室。
地下室啊兄弟,不知道的還以為進了狼堡,就差一只德牧、一張舊地圖和一個小胡子老頭了。
公司高管進會議室前都要站立鞠躬,誰也不敢先坐,生怕被調去“開疆拓土”新市場。
“今晚!我們就要打到哈藥六廠去!”
對德元素的極致還原不光僅停留在總部那棟帝國味十足的大樓上。
帝國企業還成立自己的親兵衛隊部門——海瀾衛士。
(其實就是海瀾之家的保安部門)
高層出席也是軍裝上身。
如此陣仗誰來了不得喊出一句:
“Say,海瀾!”
就連德國網友看了都忍不住驚呼:”實在有眼熟。“
海瀾之家在國內定位為“男人的衣柜”,強調的是中產、正裝、權威形象。
這種建筑風格可以被理解為對其品牌定位的一種物理化表達。
一個建筑如果讓人聯想到特定歷史時期或意識形態,那說明它的視覺語言已經被深深編碼。
在視覺高度全球化的今天,當這種“權力美學”被用于商業企業,它就很容易引發不適或誤讀。
「帝國風」是一種服務于權力表達的建筑語言,對于很多企業來說,當他們試圖表達“莊嚴、權威、永恒”這些意圖時,常常都會不約而同地選用這一套語法。
其實在中國不少民營企業建筑中,都可以見到這種“仿宮殿”“仿帝國”“仿紀念碑”式的審美。
當企業家追求一種宏大敘事和威嚴的形式感時,很容易借用帶有“帝國氣息”的建筑語言,而對其背后的文化聯想并沒有考慮太多。
這種“越大、越對稱、越用石頭”的形式,在當下仍然是很多企業家眼中的“成功模板”。
夸張點說就是一種土豪版的權力想象。
企業家們對冷峻、有歷史感的建筑如此癡迷,也許并不單單只是審美美學上表達。
也許這些建筑的背后,可能藏著時代的欲望。
也藏著權力的夢。
作者|保安007
“海瀾之家,帝國男人的衣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