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佩
來源:速途網(sootoo123)
2020年12月,51WORLD輔導備案科創板;
2023年12月啟動北交所上市輔導;
2024年11月29日首次遞表港交所,2025年5月30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根據港股上市規則第18C章在主板上市,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和華泰國際。
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浪潮中,數字孿生技術作為其中的關鍵力量,正逐漸成為推動各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近日,北京五一視界數字孿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51WORLD”)再次更新招股書,向港交所主板發起沖擊,有望成為“數字孿生第一股”。
公司概況:十年磨一劍,從“建模工具”到“數字生態”
51WORLD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圍繞3D圖形、模擬仿真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以“克隆地球”為愿景,致力于創建一個與現實世界1:1的數字孿生場景,為政府、企業和開發者提供一站式數字孿生產品和解決方案。
經過多年的發展,51WORLD已經構建了三級增長曲線,形成了51Aes數字孿生平臺、51Sim合成數據與仿真平臺及51Earth數字地球平臺三大核心業務。這些業務覆蓋了城市、水利、能源、汽車、交通、機器人、娛樂等多個領域。
更新后的招股書顯示,51Aes數字孿生平臺是51WORLD的核心業務之一,也是公司主要的營業收入來源。該平臺于2015年成立,覆蓋了城市、園區、水利、工業與能源等市場客戶需求,為政府及企業進行數字化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
從2021年到2024年,51Aes數字孿生平臺的營收占比分別為88.3%、83.3%、79.8%、82.2%,該平臺的應用價值可劃分為V1可視呈現、V2數據融合、V3數據驅動、V4模擬仿真、V5智能決策五個階段,能夠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51Sim合成數據與仿真平臺,則是51WORLD在2017年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后推出的一款產品,主要面向智能駕駛和AI訓練領域,提供智能駕駛仿真測試和AI訓練的合成數據。
該平臺借助數據驅動仿真、分布式云仿真、端到端仿真及生成式仿真等核心技術,能夠為智能駕駛和AI訓練提供高效、準確的仿真測試環境,幫助客戶降低研發成本,提高研發效率。目前,51Sim平臺已經實現了商業化,服務了上百家行業客戶。
51Earth數字地球平臺:5.1億平方公里的野望
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提到的“51Earth數字地球平臺”是51WORLD在2022年元宇宙熱潮中推出的一款產品,目標是構建一個全球性的數字孿生地球社區。該平臺于2024年正式推出51Earth.com,為建造者、開發者和消費者提供了一個連接的平臺。
截至2024年上半年,51Earth數字地球平臺獲得的營收占比從2022年底的1.4%增長至10.2%,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該平臺通過免費開放3D城市資產(UGA)、51Earth Builder(地球克隆編輯器)和51Earth Dev Kit(開發者套件),降低了3D內容創作的門檻,提高了應用開發的效率。
財務狀況:虧損與增長并存,盈利之路任重道遠
盡管51WORLD在業務布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公司尚未實現盈利。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51WORLD的營收分別為1.70億元、2.56億元和2.87億元,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然而,同期公司的凈虧損分別為1.90億元、0.87億元和0.82億元。
除了虧損問題,51WORLD的毛利率也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65.0%、54.2%、51.1%。毛利率的下滑主要是由于51Sim、51Earth業務的毛利率拉低了整體毛利率。2024年,這兩項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45.9%、10.8%。
研發一直是51WORLD開支的“大頭”。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發團隊由118名成員組成,占雇員總數的34.4%。2022 - 2024年,研發支出分別為1.34億元、1.03億元及人民幣0.58億元,分別占公司同期總營運開支79%、40.2%及20.3%。未來如何平衡研發投入和商業轉化,是51WORLD需要關注的問題。
市場競爭:群雄逐鹿,51WORLD能否突出重圍?
數字孿生行業作為新興行業,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不僅國際科技巨頭如谷歌、英偉達等已經涉足其中,國內也有眾多企業開始布局這一領域。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51WORLD面臨競爭壓力。
在數字孿生行業,商業化落地方面還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場景分散、定制化程度高,難以形成標準化產品,導致的毛利率下降。此外,客戶對數字孿生技術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也需要時間來培養。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風險是“場景碎片化”。數字孿生的應用場景極為多元——從城市管理到工廠運維,從商業地產到文化遺產保護,每個領域都有獨特的需求。51WORLD雖然覆蓋了30多個行業,但在醫療、能源等垂直領域的深度仍有待加強。
此外,數據隱私與合規問題也如影隨形:當數字孿生系統接入大量敏感數據(如電網運行參數、居民行為軌跡),如何平衡“數據價值挖掘”與“隱私保護”,將是所有從業者必須面對的課題。
未來展望:機遇與挑戰并存,“地球克隆計劃”能否夢想成真?
盡管51WORLD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數字孿生行業的發展前景依然廣闊。隨著智能傳感、云計算、大數據和AI等技術的不斷進步,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范圍和深度也將不斷擴大。
根據IDC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數字孿生市場規模已達1560億美元,預計2027年將突破5000億美元。在國內,隨著“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的推進,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元宇宙等領域的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數字孿生已從“概念驗證”階段進入“規?;涞亍彪A段。
51WORLD的“地球克隆計劃”是公司的核心戰略之一,目標是在2030年完成第五階段,以用于解決真實世界中關于交通擁堵、AI訓練、時空沉浸、安全預警、氣候預測、能源工業等應用領域的各種現實問題。
同時,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和盈利壓力,51WORLD開始嘗試向C端市場發力,推出了低門檻3D創作工具51Earth Builder、數字文旅新品牌See3和Short3A短劇平臺等新產品。然而,C端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用戶的付費習慣和消費需求也需要時間來培養。因此,51WORLD在C端市場的探索之路還有待時間檢驗。
上市不是終點:一場關于“空間智能”的遠征
可以發現,51WORLD更新招股書并沖刺“數字孿生第一股”,不僅是公司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數字孿生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盡管公司在財務狀況、市場競爭和未來發展等方面面臨著諸多挑戰,但數字孿生技術的廣闊前景和公司的技術實力也為其帶來了機遇。
在速途網看來,51WORLD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盈利和可持續發展,需要在技術創新、商業落地、市場拓展等方面不斷努力。同時,公司也需要加強財務管理,優化成本結構,提高盈利能力。
“我們的目標不是做最大的數字孿生公司,而是做最懂‘空間’的智能平臺。”51WORLD創始人李熠說,未來的數字孿生將超越“可視化”,成為“空間智能”的核心載體:它能預判暴雨內澇的風險,能優化醫院的急診路線,能幫老城區找到最適合的改造方案,甚至能在虛擬空間中復原消失的歷史建筑。
51WORLD站在港股的門檻前,它講述的不僅是10年的成長故事,更是中國科技企業如何用技術創新定義未來生產生活方式的可能。它能否拿到這張萬億賽道的“入場券”,速途網也將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