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27日電 (龔宸芫)“當汽車智能化進入深水區后,其伴隨的高研發投入、頂尖人才密度與快速迭代特性等正深刻重構產業分工格局,把通用、規模化的部分交給專業細分領域生態伙伴協同開發,車企聚焦核心差異化能力構建,既能控制成本,又能保持品牌特色。”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思必馳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俞凱接受中新經緯專訪時表示。
思必馳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俞凱 受訪者供圖
國海證券7月下旬發布研報稱,在堆積AI能力發展趨勢下,大算力芯片與模型的持續研發投入高,從經營有效性而言,車企不再強制主導輔助駕駛全棧自研,而是展開豐富的戰略合作,推動智能化滲透率進一步普及。
就車內語音交互場景而言,俞凱表示,思必馳作為一家大模型對話式人工智能平臺型企業,提供的不是簡單“語音模塊”,而是可定制品牌基因的語音交互系統,可實現從功能到情感、從單點到整車聯動。
蓋世汽車研究院7月初發布的2025年1~5月智能座艙供應商裝機量排行榜顯示,思必馳躋身汽車語音供應商裝機量TOP 2。
“技術可靠性與場景適配突破是我們裝機量攀升的核心動因。”俞凱表示,思必馳已與梅賽德斯-奔馳、保時捷、比亞迪等全球60余家車企品牌合作,這也形成了解決方案經驗豐富和客戶群基數大的優勢。
在大算力芯片支持下,汽車行業也加快了端側大模型的上車步伐。
聚焦這一領域,俞凱認為,首先,思必馳通過大模型端側部署,可使車輛在離線場景下保持ASR(語音識別)、NLU(自然語言理解)、TTS(語音合成)等能力的在線效果;其次可確保敏感數據不出車,具備更強的數據安全性;最后,還支持本地知識融合,如用戶說“我老婆最喜歡的歌”,系統會自動關聯賬戶歷史數據,乃至提供服務推薦。
隨著智能化滲透率進一步普及,俞凱透露,思必馳在車內交互領域將圍繞技術、用戶體驗、生態三方面重點發力,如加速端云協同大模型技術迭代、推動語音系統升級為“情感助手”、構建融合式車載AI生態。
據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主辦方信息,本屆大會上共展出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終端產品,有車企和科技企業在現場發布最新的智能座艙產品或端側多模態大模型。聚焦汽車領域,當企業競相爭奪“第三空間”定義權時,俞凱強調安全是智能化的底線。
“把方向盤以外的繁復按鍵摸索操作壓縮成一句語音指令,語音助手接收并執行指令,讓駕駛員的手留在方向盤、眼盯路況、腦專注駕駛。”他認為這是語音交互的核心安全價值。
俞凱也提到,大模型在自動駕駛決策層的應用需謹慎漸進。當前階段語音交互仍聚焦于需求傳達精準化,優化理解、思考、端到端模型能力,確保用戶指令被高效準確解析為車機系統任務;其次是人機狀態同步,語音系統僅作為人機交互通道,更偏向做好用戶指令識別和車輛系統狀態告知。
“思必馳致力于重點突破從用戶自然語言到車控指令的可靠轉換,同時這也需要行業共同建立安全標準,而非單點技術突破。”俞凱說。
官網顯示,思必馳成立于2007年,是中國大模型對話式人工智能平臺型企業。公司基于自主研發的全鏈路智能對話系統定制開發平臺、語言計算大模型DFM等,針對智能汽車、智能IoT領域以及數字政企類客戶,提供軟硬件結合的人工智能技術與產品服務。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龔宸芫:gongchenyuan@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薛宇飛 李中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