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多名被告設立XX互聯電器店,外場人員在店外謊稱自己正在推廣知名品牌電器,以贈送小禮品的方式引誘被害人掃二維碼抽獎,是否中獎完全由外場人員控制,獎品是一臺平板電腦或手機。在被害人以為自己中獎后,則由內場人員接待。內場人員向被害人謊稱,兌換獎品的條件是要將其支付寶花唄、京東白條、微信分付等信用額度充值 3000-6000元到他們推廣網絡商城獲取積分。實際上,商城積分是多名被告以積分8%的極低價格向商城運營者購買來的,且商城的商品價格遠遠超出正常價格,以此讓被害人不愿在推廣期內消費商城積分,且對于在商城上下單的被害人,被告人想方設法不發貨或者拖延發貨時間,意圖逃離。
【罪質之辯:合同詐騙與普通詐騙的生死較量】
面對公訴機關指控的普通詐騙罪名,團隊律師抽絲剝繭還原真相:涉案人員依托實體店鋪,通過簽訂《購銷協議》實施系統化詐騙行為。張楠楠律師在辯護意見中強調,從掃碼引流到協議簽署的完整合同流程,正是合同詐騙罪特有的犯罪形態。團隊運用"特別法優于普通法"原則,輔以詳實的工商登記、交易憑證等多項證據,成功將案件定性轉向刑罰較輕的合同詐騙罪,為當事人贏得首道生機。
【單位犯罪認定:破解個人責任困局】
在突破罪質認定的基礎上,團隊律師敏銳捕捉到案件的組織性特征。通過調取店鋪運營架構、資金流向等關鍵證據,論證該案系單位整體意志驅動下的系統性犯罪。從店長決策層到內外場執行層的嚴密分工,從統一賬戶管理到集體利益分配,完整勾勒出單位犯罪特征,使當事人從主犯降格為從犯,刑期預期直降50%。
【程序正義守衛戰:認罪認罰權利的強力捍衛】
"程序違法必須亮劍!"律師團隊在審查起訴階段發現,許某某多次表達的認罪認罰意愿遭不當忽視。援引《刑事訴訟法》及兩高三部指導意見,團隊據理力爭啟動程序監督,最終促成具結書補簽。這場程序攻防不僅為當事人爭取到20%的法定減刑幅度,更彰顯了刑辯律師守護司法程序底線的職業擔當。
【量刑精準狙擊:緩刑落地的三重保障】
通過提交23份類案檢索報告、8份專家意見書,最終推動法院采納緩刑建議。這場勝利不僅是個案突破,更揭示著"專業辯護+程序監督"的現代刑辯真諦。
"每份判決書都承載著法治進步的刻度。許某某案的啟示在于——刑辯律師既要精通實體法的精準運用,更要成為程序正義的堅定守護者。"該案的成功辯護,為中小企業在經營模式合規性審查、單位犯罪風險防控領域敲響警鐘,更彰顯了新時代律師在推進法治建設中的專業價值。
走出看守所的許某重沐陽光,而法治的陽光,正照在每一個堅守專業、捍衛正義的法律人肩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