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8日是第十七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八個“全國海洋宣傳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升公眾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連日來,平潭法院聯合實驗區多部門,以“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海洋保護活動,助力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
躬身力行,銀灘煥新顏
6月5日上午,法院干警手持垃圾夾、環保袋等工具,頂著海風,俯身于沙灘礁石之間,細致搜尋并清理海灘上的各類垃圾。經過數小時辛勤勞作,數袋垃圾被有序分類清運,原本被雜物侵擾的海岸線重現潔凈。干警們俯身彎腰的守護姿態,是對腳下土地最樸素的深情告白,他們用實際行動擦亮了平潭國際旅游島的生態底色。
法潤人心,共守蔚藍夢
6月5日下午,在游人如織的海漁廣場,平潭法院的普法宣傳點成為一道亮麗風景。通過設立咨詢臺、發放精心編印的普法資料,干警們圍繞海洋資源保護、禁止非法捕撈、防治海洋污染以及環境公益訴訟等熱點問題,向過往游客、漁民和社區居民進行現場講解,有效增強了公眾依法護海的意識,使法治理念如海風般浸潤人心,凝聚起守護共同蔚藍家園的社會共識。
司法修復,魚歸碧海間
6月6日上午,平潭法院聯合區農業農村局、區資源生態局、區檢察院等單位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此次活動,不僅是法院對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的積極響應,更是履行生態修復責任的生動實踐——通過“以補代罰”“替代性修復”等司法創新模式,將破壞海洋生態資源案件中的生態修復要求落到實處,積極彌補生態損害,促進近海漁業資源種群恢復與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
從躬身凈灘的務實行動,到增殖放流的修復擔當,再到潤物無聲的普法宣傳,法院干警們以實際行動傳遞了守護海洋生態的決心。平潭法院將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職能,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以更高質量司法服務筑牢平潭海洋生態保護屏障。
供稿:陳曉燕
編輯:王夢露
校對:蔡秋梅
審核:郭劍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