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區人民法院廿里鋪法庭位于城北區北川區域,轄區包含11個行政村、3個社區、廿里鋪鎮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產業園區、物流園區、大學城,集中了西寧市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合同糾紛、物業糾紛及企業出資人權益確認糾紛、企業金融借款糾紛、企業破產改制糾紛等新類型案件較多。近年來,法庭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實際行動深刻詮釋著“楓橋式人民法庭”的內涵,立足城鄉發展前沿優化功能定位,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法庭,以“橫向協同、縱向穿透、長效賦能、立體輻射”四維工作模式助力構建基層治理新生態。
橫向協同
黨建引領搭建多元主體“共治平臺”
法庭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創建特色黨建品牌,完善法庭建設,形成了紅色鑄魂、品牌驅動、陣地支撐、全面提升的工作格局。將黨小組建在法庭,打造“睦鄰”黨建品牌,6名黨員帶頭開展黨建活動及審判工作,與社區、村鎮、企事業黨支部建立雙向溝通機制,以品牌輻射為紐帶,按照“黨建引領、網格治理、服務融合”的思路,構建黨建資源互通、治理難題共解的協同生態。深度參與區委“四元四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推動治理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服務下延輻射帶動周邊11個行政村、3個社區。成立聯合調解工作平臺,探索“法官包村(社區)”工作機制,組建“流動審判小組”為不同網格調解員提供“點對點”服務,對接指導“玉帛議事廳”“鄉賢評理堂”等鄉鎮調解組織,聯動“一庭四所”,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形成基層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近三年以來,通過前端化解矛盾12000余件,2024年收案數同比減少11.34%。
縱深穿透
靶向發力破解重點領域“深層癥結”
針對轄區內糾紛特征顯著的特點,開展“益企行”專項活動。2024年聯動轄區生物園區商會走訪上百家企業,指導企業依法決策、依規治理、合規經營。針對轄區物業糾紛高發頻發的現實困境,設立“睦鄰”物業糾紛調解工作室。2024年—2025年6月,已成功化解物業糾紛922件,實際履行到位320萬余元。因工作成效明顯,“睦鄰”調解工作成功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 做實指導調解法定職能”典型案例。
長效賦能
路徑創新激活實質解紛“動力引擎”
分析研判出四類案件作為精審細判的重點案件,進行繁簡識別,組建小額速裁團隊,2024年小額訴訟收案378件,調解撤訴326件,調撤率86.24%,小額訴訟適用率上升56%。推行“先行示范訴訟”審理機制,精審代表性案件帶動同類糾紛批量化解。強化人民法庭執行職能,現已開展立審執一體化的全案保全工作,2024年至2025年6月訴訟保全到位金額3790.66萬元。聯合青海師范大學法學院建立實訓基地,通過院校聯動平臺化解糾紛,2024年—2025年6月調解成功案件616件,即時清結94件。
立體輻射
扎根基層延伸司法服務“最后一步”
推行下沉式巡回審判,在轄區內設立多個巡回點,采取定期開庭與定點開庭相結合、巡回審判與就地辦案相結合的方式,著力把巡回法庭打造成集“化解矛盾、司法公開、普法宣傳”為一體的平臺。開展精準化調解指導,對接律師調解工作室、法韻余暉退休法官調解室,2024年至2025年6月成功化解643件,調解率達47%。提供零距離便民服務,推出“上門立案”“上門調解”等服務,努力滿足群眾多元司法訴求。
來源:新聞處
編輯:苗 艷
審核:馮 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