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頭條一定要留給小麥,為什么?
因為隨著一則通知的發布,小麥市場再次炸鍋了。
6月6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回復中儲糧集團有關在河南啟動2025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請示,同意自6月7日起在河南省境內符合條件的地區啟動2025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
這意味著,時隔5年,小麥最低收購預案再次重啟。
要知道自麥收以來,小麥行情是直線下跌,這使市場很焦慮,大家都有點手足無措,所以這時候大家都在等待著政策的風向標,而這時候小麥托市重啟的消息無異于平地一聲雷。
這時候市場有點懵,一時間反應不過來,畢竟上一回啟動還是在2020年了,而今非夕比,那時什么場景?5年后又是什么場景?
不可同日而語。
大家都在關注,托市重啟會對小麥有哪些影響?
首先說托市為什么會啟動?
因為根據之前的市場預期,雖然小麥行情走弱,但大面積啟動托市的概率并不大,所以托市重啟的消息一發布,也令市場一片嘩然。
但很明顯,這是在向市場釋放一個信號,什么信號呢?
今年麥收以來,小麥市場的預期發生了一個反轉,從之前的看漲轉而到看跌,主要原因是小麥減產不及預期,并且質量有所提升,使得市場看漲預期下降。
再加上面粉企業盈利不佳,當然要借機壓價,新陳同跌。
另一方面,雖然小麥下跌后與玉米價差縮小,但受買漲不買跌的影響,飼料企業觀望心態依然很濃。
于是,小麥行情日趨直下,甚至部分地儲收購價格已經低于了最低托市價。
當然輪換和托市不一樣,仍屬于市場化收購,所以即便托市價也是正常現象。
但是顯然這種下跌趨勢并未止住,為避免谷賤傷農,于是觸發托市。
而這一信號也很明確,即保障種糧收益,尤其是河南是小麥主產區,一方面要穩定市場行情,另一方面也要穩住種糧意愿。
托市啟動也給釋放了另外兩個信號:
一是托市啟動,并非是大面積啟動,而是所謂“精準托市”,即在部分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啟,而并非是一刀切地全面開啟。
這也進一步證明,托市只是托底,而主要還是市場化收購。
二是小麥到底,再向下的空間已經很小。
之前市場一直觀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都想抄小麥的底,而托市重啟也就在告訴市場,小麥基本已到底。
所以接下來,隨著托市的開啟,該出手的也就要出手了。
那么,是否意味著小麥要開始漲價了呢?
我覺得沒有那么樂觀,因為雖然從以往的情況來看,托市啟動后,由于有補貼等利潤優勢,很多庫點收購積極性大漲,一度形成了搶糧的局面。
今年來看,短期內小麥供應壓力依然較大。
一是今年小麥收獲進度偏快,新陳小麥集中供應,使得供應壓力激增,而需求處于淡季,所以短時間難以有太明顯改變。
二是今年都在關注小麥的飼用替代,但是這有一個前提,是小麥的性價比一定要高于玉米,但玉米還沒有發力,還在震蕩,所以也就限制了小麥。
所以,小麥想要上漲和玉米一樣,都需要時間。
一是要等市場糧源消化。
小麥本來就供強需弱,而收購主體現在也畏手畏腳,不敢大肆收購,所以導致小麥的壓力就更大。
所以需要時間來消耗,這個消耗既包括需求主體的提升,也包括囤糧主體的意愿增加。
二是優質麥需要時間。
今年小麥質量提升,是不是意味著優質麥就沒有機會了呢?
當然是否定的,因為真正的優質麥是稀缺的,當前新陳小麥供應增加,優質麥顯現不出來。
但隨著各主體收購進度增加,小麥流通增加,優質麥的優勢會逐漸顯現。
第三也要看玉米的波動情況。
小麥進入替代還要看玉米臉色,但隨著玉米供應逐漸偏緊,不一定就是雙跌的局面,我們之前分析過,甚至部分地區會出現玉米小麥價格倒掛現象。
所以,小麥不一定是玉米的頂,而很可能玉米上漲以后,會拉高小麥的上升空間。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