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的源頭之爭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們先來說說幾個例子。
在明朝之前,人們一直認為長江的源頭是岷江,無論是《水經注》還是歷朝的地理志,都認為岷江是長江正源。明末徐霞客考察金沙江之后,寫下了《溯江紀源》和《江源考》,長江的源頭才改為金沙江。至于金沙江的源頭,1978年認定為沱沱河,2008年,中科院再次進行長江源考證,并使用了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最后認為當曲的且曲才是長江正源。
再比如東江,原來一直認為江西安遠的三百山是正源,并且還搞了一個很大的東江源保護區。2004年,江西省和水利部聯合科考,卻又推翻了三百山為東江源頭的說法,認定東江源為尋烏水三桐河,源頭位于椏髻缽山南側,發源地為尋烏椏髻缽山。水利部官網也清楚寫著:東江主流發源于江西省尋烏縣大竹嶺及椏髻鉢山(流經東江源村)。這樣,原來一直認為是東江源頭的三百山,失去東江源的官方認定。
又比如黃河源頭,1952年科考時認定為古宗列曲為黃河之源,后續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發現,卡日曲與古宗列曲比較,卡日曲較古宗列曲長了30公里,水量最大。于是,黃河源頭又改為卡日曲。
今天,我們來說說一個更有意思的源頭認定,就是湘江的源頭之爭。
在傳統的觀念里,廣西新安縣的白石河是湘江的源頭,這種觀念一直持續了兩千多年。
《水經注》里是這么說的“”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即陽朔山也。“當時的始安縣縣治在今廣西桂林市,陽海山即今天廣西興安縣境內的海洋山。《水經注》里還說;“湘、漓同源,分為二水,南為漓水,北則湘川,東北流。”
秦朝派史祿修建靈渠,就是選取湘水和漓水最近的地方開挖,溝通了長江和珠江水系。按照秦朝的行政區劃,靈渠和今天興安縣都劃入了長沙郡管轄。漢朝的時候,今天桂林市都歸零陵郡管轄,當時的零陵郡郡治位于今湖南永州。(以上見《中國歷史地圖集》)
自秦漢到清朝中葉,自湖南進入廣西實際上兩條通道,這兩條通道都起始于湘水和瀟水的交匯地,即今天的湖南永州。西面的通道自永州出發,經湘桂走廊,沿著湘水,經靈渠到桂林,這條通道主要是貨運和漕運。東面的通道,也是從永州出發,經過瀟水,走瀟賀古道,進入今廣西賀州,這條通道主要走陸路,以行人為主。
古人沒有精確的測量技術,再加上湘桂走廊易于通行,瀟水上游難以到達,憑著經驗和主觀感知,古人認為興安白石河到永州的河段,比瀟水源頭藍山石狗嶺的大橋河到永州的距離更長,因此古人認為白石河是湘江正源。
正是因為這種認識,幾千年來,人們把從興安到永州的河段稱為湘水,認為是湘江的主流,而從藍山到永州的河段被稱為瀟水,是湘江的支流。
從秦漢到公元2000年,國內主流的地圖和教科書,普遍把興安縣白石鄉近峰嶺的石梯(海洋河源頭)標注為湘江源頭。
萬萬沒想到的是,現代科技又一次顛覆了傳統認識,正如長江、黃河和東江的源頭被變更一樣,被認定了2000多年時間的湘江源頭也被推翻了。
2006年,湖南省官方委托南京水利科研院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對湘江在永州蘋島以上干支流有關數據進行計算、復核,認定瀟水源頭才是湘江正源。依據是這樣的:如果以白石河(海洋河上游)為正源,湘江全長約844公里,如果以湖南藍山縣紫良瑤族鄉野狗嶺的瀟水源頭為湘江正源,湘江全長達到了948公里,比原來認定的長度長了104公里,流域面積也比原來也寬了61公里。
根據國際通行的“江源唯長”的原則,湘江的源頭認定將做這樣的變更:瀟水才是湘江的干流,永州以上的湘江河段反而稱為了支流。
為了慎重起見,2011年,國務院水利普查辦和水利部對湘江源頭進行復核,通過遙感測量和實地勘查,在《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公報》中明確湘江源頭為藍山縣野狗嶺(東經112°14′,北緯25°12′),瀟水河源為湘江干流,湘江總長度延長至948公里。
因為湘江源頭更改是件大事,2013年,國家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還聯合下發的《湘江源頭在湖南藍山認定文書》,在地理學上,湘江源頭更改是肯定的事情了。湖南的初中教材已經把湘江的源頭改為藍山縣了,其他一些地圖也陸續把瀟水改成了湘江的干流。
對此,湖南和廣西兩地反應不一,湖南在藍山設立“湘江源國家森林公園”、“湘江源頭”石碑等標識。 廣西仍保留興安“湘江源”文化宣傳(如靈渠景區),強調歷史淵源。
這確實是一個很難兼顧兩地情感的事情,按照現代地理學來說,“長度優先,江源唯長”是國際通行標準,藍山源頭更符合標準。但是,在歷史脈絡中,人們習慣于把興安當做湘江發源地,文化源流更深厚。
我認為,如果如此糾結的話,不如兼顧兩地,“地理正源在藍山,文化源流在興安”,這種說法可能更為雙方所接受。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感謝每一個遇見的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