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辣椒,禁止搬運抄襲、AI洗稿,侵權必究)
現在的電動車真的是越來越普及了,尤其進入夏季,更是電動車出行的高峰。
但是很多車主發現,三千多塊錢買的電動車沒想到電池卻是最大的開銷,電池用不到一年就出現續航驟降,甚至需要更換,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你購買的是品牌電動車,并且配套了大品牌的電池,那么除去電池本身質量問題,錯誤的充電方式就是“隱形殺手”。
一些朋友習慣每天給電動車充電,有些人則習慣電動車用光電量之后再充電,那么這兩種充電方式都有哪些利弊呢?今天小辣椒就給大家提供一些實用的充電建議,幫助大家電池多用一兩年。
目前電動車的主流電池型號是鉛酸電池和鋰電池。
鉛酸電池(含石墨烯電池)低成本但壽命有限,循環充放電次數僅200-300次,且容量會隨使用衰減。
長期虧電或過度放電會導致極板硫化,活性物質脫落,續航能力斷崖式下降。
石墨烯電池的改進通過石墨烯材料提升導電性,循環次數略有增加,但本質仍屬鉛酸電池范疇。
鋰電池循環次數可達1000次以上,支持隨用隨充,且無記憶效應;對電壓敏感,過充(滿電)或過放(低電量)會加速正極材料老化,引發熱失控風險。
電動車“每日一充”與“沒電再充”的損傷對比
電動車“每日一充”
頻繁充電會加速消耗鉛酸電池有限的充放電次數(通常僅300~400次)。更嚴重的是,若電池剩余電量較高時仍繼續充電(如剩余50%以上),容易導致電解液積壓電壓,形成硫酸鉛結晶,長期積累會讓電池容量大幅縮。
鋰電池頻繁充滿會導致電壓長期處于高位,加劇SEI膜增厚和鋰枝晶生長,縮短壽命。
電動車“沒電再充”
電量耗盡時,電池內部活性物質會因過度放電而受損,引發不可逆的硫化現象(鉛酸電池)或鋰離子結構坍塌(鋰電池),具體表現為“一充就滿,一用就沒電。
鉛酸電池深度放電(低于20%)會導致極板硫化,活性物質不可逆損傷,續航顯著下降。
鋰電池電量耗盡可能觸發過放保護,但多數車輛有20%隱藏電量機制,完全耗盡概率低。
簡言之,電動車“每日一充”損傷更大,頻繁充電直接消耗循環壽命,且結晶問題比偶爾過放更難修復。
電動車電池的正確充電方式
鉛酸電池(含石墨烯)避免完全放電,電量剩余20%-30%時充電,控制充電6-8小時充滿后及時斷電,避免過充引發鼓包。
鋰電池注意淺充淺放,電量20%-80%時充電最佳,避免長期滿充或過放。
此外,無論是鉛酸還是鋰電池,長期處于滿電或虧電狀態均有害;還要使用原裝充電器,禁止混用不同電壓/電流的充電器,會加劇電池壽命的衰減。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