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旺季到來,鉛酸電池漲價。這幾乎成了歷年來電動車市場的一件例行公事,今年也是如此。從6月中下旬傳出漲價消息,到如今市場價格的明顯上漲,近期成功突破17200元/噸的鉛價使鉛酸電池成本提升,也給市場價格合理上浮的空間。
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鉛酸電池價格上漲的背后,卻有著鋰電池的虎視眈眈。今年上半年鋰電市場相比往年是有變化的,市場共同見證著迅猛的增勢。那鉛酸電池的價格上漲,是否會拉動市場鋰電銷量的提升?今天我們就來嘮一嘮,關于電動車市場鉛鋰之爭的下半場。
2018年新國標發布后,受強制性政策的影響,鋰電池在電動車市場迅速起勢,大有與鉛酸分庭抗禮的趨勢,那勢頭之猛甚至逼得鉛酸巨頭們都開始加速布局鋰電生產線。但是后續的鋰電市場卻出現“滑鐵盧”,直接原因可以認定為“有內鬼”。
在鋰電池強勢崛起時,因為市場缺乏強制性標準的約束,許多小作坊開始批量收集新能源汽車淘汰的鋰電池進行違規改裝串聯,并放入市場。在全國市場缺乏鋰電安全知識的大背景下,劣質鋰電池在市場橫行無忌,在欣欣向榮的電動車鋰電背后捅了“最致命的一刀”。
預想的電動車鉛鋰之爭雷聲大雨點小,18-19年鉛電企業做鋰電、鋰電新品牌頻出的盛況不在,僅剩以星恒電源為代表的頭部品牌支撐大局。以星恒電源為例,多年來星恒都在持續不斷向全國市場和商家、用戶普及、推廣鋰電安全知識,呼吁規范發展。
然古人有云: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24年11月1日正式執行的《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成為斬向“內鬼”的利刃。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威力毋庸置疑,劣質鋰電開始大批量被淘汰,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具備高安全性的鋰電產品成為今年電動車市場的主流。
今年上半年,肅清“內鬼”后的鋰電市場開始出現變化,一方面是商家與用戶正確認識到正規鋰電池的高安全性,對鋰電池信任度提升。一方面是鋰電池綜合性能突出,讓整車品牌,特別是小牛、九號、極核等電車新勢力在今年推出眾多高端鋰電車型。如小牛的NX Pro、九號的F90、ARZ90等旗艦新品均搭載星恒鋰電。另外就是追求性能的年輕消費群體,對鋰電車接受度高,甚至明確會自主選擇鋰電池。
今年第一季度,國內輕型車鋰電池銷量明顯提升,預計半年度銷量同比往年增長會很大。其中作為輕型車鋰電銷量第一的星恒電源,依然在市場上保持著不可撼動的產業地位,部分市場占有率更高達70%以上。
顯然,在鋰電“國強標”大量淘汰劣質鋰電池后,電動車鉛鋰之爭正式進入下半場。
鉛酸電池和鋰電池各有優劣,這一點毋庸置疑。鋰電綜合性能強,鉛酸電池價格更具優勢。
鋰電蠶食鉛酸市場,就必須在產品上下功夫。所以在鋰電“國強標”的大背景下,鋰電企業開始持續發力。如星恒電源最新推出的超鋰S30與FAR系列,采用星恒“全鏈安全科技”打造,以星恒核心的“六大安全體系”全面保障產品安全性。
同時,超鋰S30的4830及以上型號可輕松實現百公里續航。動力強、續航遠的FAR系列更加適配于電摩/電輕摩,不僅實現高峰值放電,續航同樣給力,6048型號一次充電續航就可達120公里。
可以說,綜合性能是鋰電池破局電動車市場的主引擎,特別是年輕用戶這樣對性能更有追求的消費群體,以及需要高性能的旗艦車型。所以今年鉛酸電池漲價的背后,是真的有著鋰電池在一旁虎視眈眈。
今年,鉛鋰同等規格的48V與60V系列電池,價格差在一兩百,同級別的高端電動摩托車72V電池,價差也就四五百。甚至一些高端的石墨烯鉛酸電池價格已經在向鋰電靠攏。面對不斷做好性能、拉低價格的鋰電池,鉛酸電池確實需要有所警惕了。
結 語
如今,電動車市場對鋰電池的認知正從“談鋰色變”向“安全信賴”轉移,這種消費信心的建立,會成為未來鋰電池市場爆發最堅實的基礎。因為當鉛酸的價格優勢不再,鋰電池的綜合性能優勢會成為市場選擇的決定性力量。
相信隨著電動車新國標的執行,以及未來全球“油轉電”下電摩市場的崛起,電動車鉛鋰之爭勢必會進入真正的白熱化階段。以星恒電源為代表的鋰電企業,能否掀開電動車鋰電市場發展的新篇章?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