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壇這次算是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李在明前腳剛宣誓就職,后腳就把“實用外交”的大旗豎了起來,這招棋走得妙,既給美國留了面子,又給中國遞了臺階。尤其提名金民錫當總理這步棋,直接把韓國外交的“平衡術”玩出了新高度。
這位新總統的上任背景可不簡單。尹錫悅那三年,把韓國活生生變成了美國的“提線木偶”。跟著美國喊“臺灣問題國際化”,逼著三星、LG從中國撤產業鏈,結果呢?2024年韓國對華投資暴跌18%,半導體出口損失慘重。
更搞笑的是,尹錫悅為了討好美國,又是允許核潛艇停靠,又是獻唱英文歌,最后卻因為非法戒嚴被彈劾下臺,留下個爛攤子。
李在明這次能贏,說白了就是韓國老百姓用選票給親美路線投了反對票。
李在明一上臺就放出狠話:“外交不是站隊喊口號,而是讓老百姓過好日子。”這話直接戳中尹錫悅的痛處。
他提名的總理金民錫,那履歷簡直是為“平衡外交”量身打造的——哈佛和清華雙碩士,既懂美國那套政治游戲,又深諳中國的外交邏輯。這種“知華知美”的組合,擺明了是要在中美之間走鋼絲。
韓國這次算是開竅了,畢竟每出口100塊錢就有28塊靠中國,半導體行業63%的生意離不開中國市場,真要把中國得罪死了,韓國經濟怕是要“半身不遂”。
不過李在明的算盤打得再精,也得面對現實。韓國本土還有2.8萬美軍駐扎,戰時指揮權還在美國手里。美國最近又琢磨著從韓國撤走4500人,說是要重新部署到印太地區對付中國。
這明擺著是給李在明施壓:想兩頭討好?先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本錢。
但李在明也不是吃素的,他在就職演說里特意強調“韓美同盟很重要,但不能把所有籌碼都押在美國身上”,還提出要收回戰時指揮權。這招以退為進玩得漂亮,既安撫了美國,又給中國釋放了善意。
最關鍵的是對華政策。李在明心里清楚,韓國要想在中美夾縫里活下去,就得在原則問題上守規矩。
薩德事件的教訓還歷歷在目——2016年韓國部署薩德,中國直接祭出“限韓令”,樂天集團損失上百億,赴韓游客暴跌一半。
這次李在明特意強調要延續文在寅時期的“三不原則”,不追加薩德、不加入美國反導系統,這等于給中國吃了顆定心丸。
更絕的是,當被問及臺海問題時,他直接回懟:“除非外星人入侵地球,否則關我們什么事?”這種務實態度,讓中方迅速考慮放寬對韓稀土出口限制。
當然,李在明的“實用外交”也不是沒有風險。國內保守派還有41%的支持率,美國又在關稅上步步緊逼,要求韓國將駐韓美軍防衛費分攤比例從18.5%進一步提升。
李在明能不能在“經濟靠中、安全靠美”的鋼絲上走穩,就看接下來的政策落地了。
但至少目前來看,中韓關系算是迎來了轉機。威海的中韓自貿區就是個鮮活的例子——四港聯動物流讓貨物運輸時間縮短40%,跨境電商零售出口連續6年居山東首位。這種實實在在的利益,才是中韓關系的壓艙石。
說白了,中韓關系能不能好起來,關鍵就看韓國能不能守住“不選邊站”的底線。
李在明現在算是開了個好頭,但要想讓中方真正放心,還得拿出更多實際行動。畢竟,在大國博弈的棋盤上,嘴上說的漂亮話永遠比不上實打實的利益交換。
韓國這次要是能把“實用外交”落到實處,說不定真能走出一條左右逢源的新路,但要是還想著兩頭占便宜,那薩德事件的教訓可還熱乎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