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晚在咖啡廳跟同事討論方案,無意中聽到隔壁桌兩個女人的對話。
"你真的決定了?"
"嗯,下個月就去做試管。"
"可是孩子沒有爸爸"
"沒什么,我就是他的全世界。"
我之前在網上經常看到有很多關于去父留子的帖子,沒想到現實生活我也遇到了。
01
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的傾訴,我認為她的留言很有代表性。
這位叫林曉的女性年薪百萬,在上海有自己的全款房。
她寫道:"我等了十年,也沒有等一個對的人。后來我突然想明白了,為什么要把做母親的權利交給別人來決定?"
所以在她38歲的生日時候,她單身試管生下了女兒小暖。
其實現代女性真的很累,女性的事業要拼,愛情要等,最可怕的是生育還有時間限制。
我們這個年紀的女人,每一個選擇都是倒計時,殘酷又真實。
02
說真的,我看很多女性在婚姻里都一地雞毛,從喪偶式育兒到出軌零成本誰都害怕遇到不負責的人。
我記得有情感欄目有位女性哭道,我年薪五十萬,老公月薪五千還天天嫌我不溫柔,這樣的婚姻我在圖什么?
所以現在的很多女性覺得,男人這個角色帶來的麻煩遠遠大于價值。
而且很多男人不排除部分是巨嬰,在婚姻中也守不住底線。索性她們就從源頭上斷了結婚的可能性。
03
其實對于婚姻有困惑的女性來說,去父留子聽起來很灑脫。
我看了相關視頻后,發現女性獨自撫養孩子在現實遠比想象復雜。
女性從購買精子、輔助生殖到孕期產檢。然后生育孩子后座月子中心,再到孩子未來的教育、醫療,以上所有每一筆開銷都是真金白銀。
如果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這條路對于女性來說是天方夜譚。
還有最受爭議的一點就是,未來孩子問“爸爸去哪兒了”。
單親媽媽該怎么回答?
我認為這不僅僅是編個故事那么簡單。
畢竟社會潛意識里還是認為完整家庭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更加有利。
04
說到底去父留子能不能行得通,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女性的經濟?心理強度。
在北歐國家,單身母親享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和社會支持。在那里這不是什么新鮮事。
但在我們這里?
孩子上戶口、入學以及孩子未來的醫療,其中每一個環節都可能遭遇異樣的眼光和麻煩。
如果未來孩子問“爸爸去哪兒了”。
單親媽媽想好怎么回答了嗎?
05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小時候玩的拼圖游戲。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幅拼圖,有人按照盒子上的圖案拼,有人偏要拼出自己的樣子。
誰能說哪種方式更對呢?
有人說去父留子這是自私,也有人說這是勇敢。
我覺得這就是人生的復雜之處,任何決定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不同的價值判斷。
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