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小切口”改革
正撬動湖南調味品產業的崛起
近日
在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岳陽片區
(以下簡稱“岳陽自貿片區”)
進行試點的制度創新
“進口食用‘藥食同源’商品通關新模式”
正式通過海關總署備案
成為岳陽自貿片區第6項
獲國家級認可的自貿創新成果
△“進口食用‘藥食同源’商品通關新模式”,是岳陽自貿片區第6項獲國家級認可的自貿創新成果
這項創新在內陸口岸岳陽推行,意味著困擾行業多年的藥食同源商品進口監管難題,在國家級層面獲得系統性突破。
藥食同源商品如小茴香、豆蔻等兼具藥用和食用價值,湖南本地餐飲市場對此類商品的需求巨大,但由于本地產量有限,長期依賴于進口。
在傳統監管體系下,這類商品長期被統一歸類為藥品管理。企業進口時不僅需要辦理復雜的《進口藥品通關單》,還必須通過指定藥材口岸申報。多重審批導致通關周期長達15天,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進口一箱香料,物流和時間成本甚至超過貨物本身價值”,一位調味品企業負責人曾向監管部門訴苦,這種制度性矛盾嚴重制約了湖南調味品產業鏈的集聚發展。
2021年,在湖南省商務廳、長沙海關、湖南省市場監管(藥監)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岳陽自貿片區、岳陽海關、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施策,直面企業“同種商品在不同部委監管目錄中存在沖突”的核心痛點,啟動制度創新破冰,構建“企業承諾+藥監復函+海關驗放”的協同監管鏈:當企業進口非藥用食藥物質時,只需向藥監部門申請并獲取載明用途的復函,海關憑此文件直接辦理通關,豁免《進口藥品通關單》,同時取消指定口岸限制,允許在岳陽城陵磯港直接通關。
2023年1月,湖南省商務廳、長沙海關、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試點方案,為改革提供制度支撐。當年3月15日,首批702噸印度小茴香與姜黃在岳陽完成清關,標志著改革正式落地。
△已完成通關的調味品
改革帶來的是企業成本與時間的指數級下降,岳陽鈺松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告訴記者,新模式下單集裝箱物流成本降低1000-2000元,整體通關時間縮短50%以上,從15天銳減至2天內。
海關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該模式已服務1.7萬噸商品便捷通關,累計節約企業成本超130萬元。
實際上,這項制度創新帶來的不只是企業成本的降低,更深遠的變化發生在產業生態層面。憑借中部水運樞紐優勢與通關便利化的雙重引力,岳陽已吸引多家調味品加工企業及山東、河南等地的貿易商集群入駐,一個連接國際原料產地與中西部食品工廠的進口調味品核心集散地正在加速崛起。
丨內容來源:城陵磯新港區,由岳陽麥芒整理發布
責任編輯丨惠惠
初審主編丨圈圈
復審總編丨小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