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委員會委員、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出席《論單邊開放》新書首發暨“變局應對”分享會并做精彩主旨演講。摘錄于此,以饗讀者。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委員會委員、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今天特別高興,因為我們要共同見證國內外知名學者鄭永年教授新作《論單邊開放》的國內首發式,這部著作以深邃的歷史視角和前瞻性的全球化戰略思維,揭示了中國單邊開放的獨特路徑及其世界意義,這里我想用10多分鐘時間,講一個主題,“中國單邊開放是世界近代史的奇跡”。
為什么說是近代史上的奇跡呢?
我想有三點理由:
第一,中國的單邊開放是對全球化邏輯和規則的創造性的突破。
回顧世界近代史,西方主導的“全球化”長期遵循“對等開放”原則,甚至以武力強迫他國打開市場,而中國改革開放實踐,尤其是加入WTO后的主動單邊開放,打破了這一傳統邏輯和規則。我們主動降低關稅,關稅水平從加入WTO時承諾的平均關稅15.3%降到7.4%,大大低于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參加這次會議的WTO前總干事帕斯卡爾告訴我,中國是WTO的最好學生,是優等生。我們多次簡化和放寬外資準入,到2023年底,中國累計吸引外資總額達3.3萬億美元,在華外資企業已達66萬戶,連續30年位居發展中國家首位。我們設立了自貿區和自貿港。中國不斷地改善營商環境和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中國現已成為全球外商投資的“首選地”。
WTO 資料圖(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配圖)
當前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和脫鉤斷鏈甚囂塵上,而中國的單邊開放對全球更具有三方面重大意義。
單邊開放,顧名思義是中國在特定歷史時期,基于百年發展戰略需要,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重大戰略決策,它并非被動應對外部壓力,而是基于對國際經濟格局深刻的洞察和對國內經濟發展需求的精準把握。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面臨著從未有過的諸多挑戰,尤其是工業基礎薄弱,科技水平落后,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較小,然而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單邊開放的道路,這一決策背后蘊含著多少非凡的勇氣和智慧,更彰顯了中國對自身發展道路的堅定信心。
第二,單邊開放是中國傳統開放思想的延續和升華。
回顧歷史,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國家,從古代絲綢之路開辟到鄭和下西洋,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從未間斷。這些歷史事件不僅促進了商品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也展現了中國開放包容的胸懷。而今天的單邊開放,正是繼承了這種開放精神,將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打破了傳統的保護主義壁壘,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來迎接全球化的挑戰和機遇。正如鄭永年教授在書中指出的那樣,中國的單邊開放是“自主性全球化的典范”,它證明了一個國家可以通過主動融入世界而非對抗,實現發展與安全的動態平衡。
第三,中國的單邊開放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模式。
首先,中國單邊開放破解了“零和博弈”的思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通過本土市場的開放,從而帶動亞洲產業鏈的崛起,證明單邊開放能夠實現“增量共贏”。
其次,中國的單邊開放,涵義很深,從“一帶一路”到RCEP,中國單邊開放實際上凝聚了多邊的共識,推動更多的區域合作和全球西方規則的參與,有利于聯合國實現2035年全球發展倡議。
更重要的是,中國單邊開放將是應對全球“體系性危機”的定海神針,在氣候、能源等議題上,在消除貧困,縮小全球貧富差距上,中國的單邊開放、合作共贏的姿態將為全球公共產品提供更大的確定性。也正如鄭永年教授在書中所說,單邊開放是中國對“霸權”穩定性的超越,展現了中國這個新興大國的責任和擔當。
展望未來,中國將持續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理念,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中國的單邊開放將會走向更高維度的升級。
(1) 中國的單邊開放將會從“要素流動型”發展到“規則引領型”,也就是說,下一步中國政府將加大制度型開放,將從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入手,實現新的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特別是在數字經濟、綠色貿易、5G、機器人、新質生產力等前沿領域構建中國標準。
(2) 中國單邊開放將從“經貿開放”到“文明對話”,也就是說將通過文化交流、服務業開放等軟實力的開放,“消除中國威脅論”。
(3) 中國的單邊開放將從“接納國際規則”“對標國際高水平的自貿區如CPTPP、RCEP、DETA(數字貿易)的規則”走向貢獻中國方案,推動全球治理向更加包容、公平的方向發展。
也正如鄭永年教授在《論單邊開放》中所預言,21世紀的全球化將由中國單邊開放與多邊協同共同定義。
各位朋友,鄭永年教授的這部著作為我們打開一扇理解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智慧之窗。中國政府的單邊開放,不僅是一項經濟大戰略,更體現了中國的一種文明氣質——它雄辯地向世界證明,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古老國度,能夠以主動開放的胸襟,為人類實現美好理想探索新路。
最后,讓我們引用書中一句話來共勉:“單邊開放的本質,是對自身道路的自信,對人類進步的信念。”
愿這本書的出版能推動中國邁向更高水平的開放,也吸引更多的企業家、學者和媒體朋友們參與到這一偉大議題的研究中。
謝謝大家!
《論單邊開放》
作者 鄭永年
出版日期 2025.06
當當購書鏈接
博庫購書鏈接
文軒購書鏈接
編輯推薦
在逆全球化浪潮洶涌、美國對華打壓圍堵持續升級的今天,傳統多邊合作框架正加速失效,國際秩序面臨系統性解體,全球局勢陷入巨大的不確定性。《論單邊開放》直面這一時代劇變,從中國內外部環境的結構性變化及人工智能革命的背景出發,首次提出并系統闡釋“單邊開放”戰略的內涵要義、理論邏輯、對中國自身發展以及全球治理的巨大意義,同時冷靜剖析進一步實施所面臨的現實挑戰及應對之策。作者提出,單邊開放是一種主動、包容又靈活的戰略選擇,它不是對西方規則的全盤接受,亦非狹隘的獨善其身,而是一種以自主改革推動國際博弈的破局思維,是當下中國應對全球化逆流,在復雜國際環境下實現國家自主發展與國際合作辯證統一的關鍵戰略與創新實踐。
鄭永年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勤校長講座教授,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政治經濟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法學學士、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羅特里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出版和編著中英文著作近百部,包括《制內市場:中國國家主導型政治經濟學》《共同富裕的中國方案》《大匯合與大分流》《保衛社會》《中國模式》等。
鄭永年:單邊開放不是妥協,而是更高級別的戰略突圍!
↓ 點擊名片,關注浙江人民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